关键词
 
天津卫视|T1新闻|T2文艺|T3影视|T4都市|T5体育|T6科教|T7少儿|T8公共|T10国际|T11三佳购物|数字频道
 新拍客 | 节目时间表 | 天视剧场 | 广告部 | 卫视广告 | 天视主持人 | 编播动态 | 天视信息 | 天视论坛
  传播科教事业最新动态,提供电视教育服务,报道国内外最前沿的科技、教育、文化成果,是渴求知识人们的家园……>详细

陈玲

谭夜

岳博伦

刘汝君

王晖

 

申泮文(上)


  坐落于渤海之滨、白河之津的天津南开大学1919年由严范孙、张伯苓创建,南开有着令人心潮澎湃的校史,南开有使人荡气回肠的精神、南开是无数学子向往的高等学府、南开是人才辈出的摇篮,从这里走出的一批批治国良才,科学大师们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南开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篇章。

  1980年,南开大学又创造了一个空前的奇迹,同一学科一举产生了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申泮文就是其中的一位,当年他被选为化学部学部委员,达到了自己事业的又一个高峰。申先生是一位严谨执着的科学家,是一位活跃在教育战线60年的教育工作者,渊博的学识和正直的为人为大家称道,几十年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申先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初次与申院士见面的时候,这位老人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充满了朝气,他的谈吐、心态、精力、思维使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位87岁的老人!在和申院士的接触中,你总会为他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话语所感动,也会从他的满头银发和布满皱纹的双手体会到他所经历的岁月沧桑……

  1916年9月17日,申泮文出生在永吉,也就是今天的吉林市。父亲申柱辰从广东从化一路打工来到这里,生活虽然艰辛,但他对这个龙年出生的孩子还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他将来有所成就。

  然而,在申泮文7岁的时候,父亲失业了,迫于生计,只得在1923年举家迁至天津,好在申泮文的大哥从南开大学毕业,及时挑起了养家的重担,供养三个兄弟同时就读于南开中学。

  那时候的申泮文是一个不善交际,性格内向的男孩,他每天扎在书堆儿里看书,也经常逃课去打篮球,天资聪慧的他完全沉浸在童年的快乐中,南开学校宽松而新颖的教学方式给了申泮文很大的空间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南开爱国主义的教学思想也深深的植入了申泮文的心中。

  1935年申泮文从南开中学高中毕业,此时家道中落,无力继续上学,于是在大哥的推荐下在统税局做了一个小职员。在南开中学的张信鸿老师的资助下,1936年秋,申泮文考入了南开大学化工系,在杨石先教授这位学识高超的名师引导下,申泮文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成绩优秀的他就获得了南开大学的奖学金,这更大的激励了申泮文,他立志要加倍努力学习,报效自己的祖国。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华北沦陷,随后日本侵略军又把魔爪伸向了天津,对天津人民欺压凌辱,无恶不为。

  日寇的种种暴行激怒了爱国的青年,南开的学子们不甘为亡国奴,勇敢地站在了天津抗日活动的前列,忌于学生们的反抗,日寇对南开发动了蓄谋以久的残暴行动,7月28炮轰了南开大学,两天里,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子中学甚至南开小学在日军的暴行中毁之一炬,申泮文见证了这野蛮的一幕,使这个立志报国的青年受到深深的震撼。

  南开被毁后奉命南迁,申泮文的大学生活也被迫中止了,当时中国的局势和南开的教育造就了申泮文的一颗拳拳爱国之心,一个月后,21岁的申泮文第一次远离家门,这一介书生怀着“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这与陆游同样的壮志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

  初到南开的学生大多听过申先生“铸我南开魂”的爱国主义的系列讲座,看过他收藏和制作的南开校园毁于日军轰炸和日军侵华罪行的图片和幻灯片。申先生常对大家说的两句话就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了人才全面的成长,为了培养年轻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高尚情操,申先生倾注了大量的精力进行爱国主义的宣传,毕竟,60多年前发生的一切不仅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留下了太多太深的伤痕,也打碎了申泮文太多的憧憬……

  1937年12月,申泮文几经辗转到了长沙,在杨石先的帮助下转入了长沙临时大学化学系,从此决定了他此后终生追求的事业,但紧接着发生的事情,几乎又让他苦苦追求的梦想破灭了。

  就这样,长沙临时大学湘黔滇旅行团中有了一位名叫申泮文的“自费生”。在从长沙到昆明那1671公里的旅程中,在那68个令申泮文终生难忘的日日夜夜里,他为祖国的壮丽河山而感动,而西南三省人民的贫苦落后,也使申泮文受到了深深的刺痛,蛰伏的雄心被唤醒了,视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也逐渐复苏,他勇敢的抛却了那个悲观颓废的自己。

  到达昆明后,申泮文进入了中国教育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一所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个坐落在西南边陲的高等学府由当时中国最好的三所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其中集聚了国内的教育精英和优秀学子,闻一多、朱自清、冯有兰、江泽涵、饶毓(yu)泰、杨石先等知名学者都执教于西南联大,申泮文抓住了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以饱满的精神,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学习中。申泮文一边勤工俭学,教授当地中学课程,一边如饥似渴的汲取着化学知识,仅用了两年便完成了三年的学业。

  1940年夏天申泮文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西南联大化学系,毕业后他没有象很多同学那样选择出国深造,而是抱着在国内创出一番事业的想法,在川甘滇等地从事了5年的教育工作,直到抗战胜利,申泮文才在黄钰生和邱宗岳两位老师的推荐下回到南开大学化学系任教。就在当年秋天,他受命承担了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校复员返迁的公物押运工作,重任在肩的申泮文为可以重返天津而兴奋不已,而这一路上的艰难险阻却使申泮文经受了许多磨难。

  1947年7月,申泮文和他的同伴终于胜利地完成了这跨越3500公里的押运任务,将300多吨公物完整无缺地运回平津,为西南联合大学写下了最后一个句号,也为南开大学的重建作出了极大的贡献。那次经历给了申泮文极为深刻的教育,加深了社会的阅历,也显示出他超人的组织和应变能力,为若干年后取得的不凡成就奠定了基础。

 

来源: 天津电视台  2003-05-15 14:50 编辑: 陈瑜
[发表评论]
 
 

 
 
本网由北方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