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天津卫视|T1新闻|T2文艺|T3影视|T4都市|T5体育|T6科教|T7少儿|T8公共|T10国际|T11三佳购物|数字频道
 新拍客 | 节目时间表 | 天视剧场 | 广告部 | 卫视广告 | 天视主持人 | 编播动态 | 天视信息 | 天视论坛
   
 
 
 
 

 

传递中阿友谊 挑战极限之旅
经济生活频道威志和谐之旅纪行

天视信息2006年第9期

天津电视台《汽车时空》特派记者亲历“威志和谐之旅”(专题)

特派记者高婧(左)、郑欣(右)感受“威志和谐之旅”

  长城脚下开启“和谐之旅” 威志车队踏上万里征程

  2006年,正值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之际,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联手主办,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威志和谐之旅-中阿友好万里行”大型友好交流活动正式启动。

  9月27日,在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居庸关长城脚下,由4辆威志轿车、2辆后勤补给车以及1辆转播车组成的车队在一片锣鼓声中出发,开始了为期45天的交流活动。经济生活频道值此难得时机,全程跟踪拍摄报道此次活动并特派《汽车时空》两名记者高婧、郑欣,一同随车队从国内出发踏上万里征程。车队沿途经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四省(自治区),穿过北京—张家口—银川—嘉峪关—哈密—库尔勒—阿克苏—喀什八个城市,由红其拉甫口岸出国,途径巴基斯坦、阿曼、阿联酋、卡塔尔、沙特阿拉伯,苏丹,最终抵达文明古国埃及。在为期45天的旅途中,车队将横跨两个大洲,渡过两个海峡,途经7个国家,造访30个城市,行驶15000公里并穿越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这对于两名记者来说,无疑是体力和意志力的双重考验,他们还必须担负着沿途的播报任务,及时地发回文字、图片以及珍贵的图像资料,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可以亲身感受这样一次充满无限神秘与新奇的极限之旅。

  嘉峪关承接“和谐之旅” 红其拉甫迎来远方客人

  10月1日,车队驶抵万里长城最西端——嘉峪关。在祖国五十七岁生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大家想到自己身肩的神圣使命,不由得群情激动,站在威严雄关下,面向东方深情地问候天津的父老乡亲生活愉快,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从嘉峪关出发,车队沿着河西走廊向西北方直进,驾驶在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上。10月8日下午抵达祖国最西端———帕米尔高原上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县红其拉甫口岸,受到驻守在这里的边检站官兵的热情欢迎。在边检站,威志车队队员们在参观了部队营区和荣誉室后,被边检站驻守帕米尔雪域高原,为国把关、严守国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边检站政治处主任代表全体官兵祝“威志和谐之旅—中阿友好万里行”圆满成功。

  成功穿越帕米尔高原 车队抵达伊斯兰堡

  10月9日,车队从红其拉甫哨卡进入巴基斯坦境内。红其拉甫哨卡是中巴两国边界线上最高的分界岭,因此车队一路向下进入帕米尔大峡谷。峡谷内道路坑洼不平又险峻异常,车队克服了一一险阻,直到夜里2点多,才艰难的抵达巴基斯坦的边境城市吉尔吉特。

  走出吉尔吉特时已是10月10日中午,但是仍然穿行在峡谷中。峡谷中的天色黑得特别快,落日的余晖映照着险峻的山峰和蜿蜒于峡谷中的印度河,大家兴奋之余,又立即恢复了紧张状态,会开车的记者替下了极度疲惫的司机也上阵了,路更难走了,大家的体力已显出透支的迹象。10月11日,车队一鼓作气,最终闯出帕米尔高原,抵达友好邻邦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

  卡拉奇短暂休整 目标阿曼蓄势待发

  车队沿中巴友谊公路,在帕米尔大峡谷、印度河大峡谷中,一路直下。从苏斯特入境,穿过巴控克什米尔,西北边境省,经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莫卧儿王朝旧都拉合尔,最终于10月14日,来到了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卡拉奇,从北向南在巴基斯坦境内纵贯2500多公里。

  这几天的旅行中,威志车队一行人感受最多的就是中国与邻邦巴基斯坦由来已久的友好睦邻关系,所到之处巴方人民都对车队表现得十分友好、热情,很多人还对车队的壮举竖起了拇指。此外,车队还深深感受到我国的文化、传统对邻邦产生的巨大影响。

  巴基斯坦电视台的记者采访了我们威志车队,并在当地时间晚上9:00进行播出。这是几天来让我们这一行人最感兴奋和快乐的事情,仿佛所有的奔波劳苦,都在这段时间烟消云散。我们在采访中向巴基斯坦民众介绍了我们从出发以来的沿途见闻,同时更传递了中国人民对巴基斯坦人民的深厚感情。

  车队经过这一天的休整,又在为下一站行程———阿曼做出发前的准备。自从北京出发以来,所到之处,威志车队不仅传递着中阿友谊、展示中国文化,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将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风采展示在大家面前。本次活动作为2006中阿建交年、中阿友好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阿拉伯世界进行一次深度探访的同时,向阿拉伯国家很好地传递了中国人民的友谊,为世人揭开阿拉伯世界神秘的面纱,把辉煌的阿拉伯文明介绍给国人,并希望借此开启中阿经贸之门,促进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共同发展,将中阿友好关系世世代代保持下去。(张婉瑶)

 
来源: 天津电视台  2006-12-19 17:19 编辑: 蔡玉昕
[发表评论]

本网由北方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