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公布了2007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的情况,据统计2007年全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CPI上涨4.8%,涨幅比上一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12月上涨6.5%。
综合2007年的消费价格变动情况,谢伏瞻分析认为,影响这轮CPI上涨的诱因是因为猪肉价格的上涨,另一个因素是国际性的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市场输入性影响。另外从总量上看,流动性过剩货、币供应充裕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谢伏瞻同时表示,这一轮物价上涨和国际背景和以往有很大不同。总体来讲,这一次的通货膨胀有一种世界性的趋势,原油和粮食这两种基本产品的全球性价格上涨是主要原因。针对国家统计局当天公布的相关数据,专家表示,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幅度与居民收入增长相比其实并不算高。
同时他们认为2008年CPI的走势会出现先高后低的走势。由于2007年下半年以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猪肉供应短缺、粮食价格上涨等问题。2008年5月其效果将逐步体现出来,这样物价水平将出现平稳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