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天津卫视|T1新闻|T2文艺|T3影视|T4都市|T5体育|T6科教|T7少儿|T8公共|T10国际|T11三佳购物|数字频道
 新拍客 | 节目时间表 | 天视剧场 | 广告部 | 卫视广告 | 天视主持人 | 编播动态 | 天视信息 | 天视论坛
  日播节目 当红不让 天天新艺 每日笑吧
  周播节目 我 们 鱼龙百戏 音乐High客 中华大戏院
  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让我们一起虔诚地守护住我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园地吧。
主持人
闻杰
调查题
您希望在下期的《当代作家访谈录》看到哪位作家?
万方
蒋子龙
铁凝
肖克凡
联系我们
qcwl@enorth.com.cn


我的父亲老舍


  [主持人]广大观众一直想了解您的父亲,我们也是怀着这样一种非常崇敬的心情,想请您谈一谈您的父亲。在您的记忆里您的父亲是怎样一个父亲?

  [舒乙]如果用几句话来形容他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我后来也从事他的研究,所以后来我就总结了五句话,来比较简练地来概括他的特质。 第一句就是说他是北京人。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正是推行国语,由文言文改成白话文,用语体文来写作的时候,先把语言要统一掉。那么二十年代初,语言学家们在酝酿这个问题,最后确定以北京音为基础,那么按这个来写作,恰好在这个时候老舍先生走上文坛,他是北京人,说一口地道的北京话,那么用这种语言来写作就给当时的新文学白话文文学的语言,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他在这方面是占天时地利的,所以他的语言就变成了一种标准的语言。

  老舍先生是一个语言大师,他对北京的语言确实是达到一个炉火纯青的程度,特别是他的话剧,像《茶馆》,完全是用北京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茶馆》是老舍先生留给我们的一部不朽的名著,这样的茶馆现在已然没有了,可在旧北京却布满了四城,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通过一个茶馆的兴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旧时代的画卷。

  戊戌年间满清王朝日趋衰落,帝国主义势力步步深入,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唯心派遭到失败和镇压,茶馆的故事从这时候开始的。

  第二个,他是一个满族人。他是一个少数民族,那么中国作家里的少数民族非常少,他偏偏是少数的少数民族当中涌现出来的一名作家,而满族人又在55个少数民族当中,文化程度最高的,因为它当过统治民族,所以它各个方面文化修养非常高,包括普通人,而他偏偏是这样人的后代,所以他会的东西比别人多多了。

  老舍先生他是满族人,他的父亲是在守卫北京的时候阵亡的,所以他的那种爱国心,是非常强的一个人,可以说是出于一种自发的民族感情,来做出自己的政治选择的这么一个人。

  第三个,他是穷人出身的一个人。作家里头穷人出身的人除了解放区来的那些作家以外几乎没有,因为如果你没有钱的话,你就不可能读书的。他是出生在一个很贫穷的,满族士兵的家庭里头,那么按照阶级成分划分来说,他大概属于城市贫民,而且按照他的经济条件的话,他是不可能上学的,不可能识字,去当店铺的小伙计、学徒之类的。所以非常偶然的原因,他进了师范学校,师范学校当时是不要钱的,所以他由一个穷人出身的家庭,走上了一个知识分子的道路,但是这个穷人的这个出身,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对他的一些人生观生命观,乃至于创作道路创作体裁,对整个世界的看法等等,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影响了他49年以后的创作道路。

  49年以前他基本上是个写小说的,49年以后他基本上是个写话剧的。那么他对这个新的制度新的社会,他抱着一种翻身得解放的那种穷人的态度来对待它,充满了热情,而且他没有那种就是说,我需要改造,我需要投降,他没有这种心态,他虽然西服革履,由美国回来,但是他自身的内心,他是这样独白的,我跟你是一拨儿的,咱穷人我用不着特别检讨自己,所以只有他在他同辈人里,只有他解放后有比较成熟的作品出现,就是他没有这种顾虑,这个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社会条件比较适合于他这种出身的人,所以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的小说,主要关注的对象就是普通人,因为他自己就是普通人,就是个市民。他是中国市民小说的开创者,是市民社会的批判者和表现者,这是他对文学史最主要的贡献。

  第四条,就是他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生活在国外。原来有大批的留学生到国外去留学很快就回来了,那么在国外有两年的、三年的、四年的、五年的也就算了,那么他大概分两次长期地居住在国外,包括他成名以后,而且是两个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在那生活了很长的时间,然后返到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来,带回来很多他对世界的各种新的看法,他有一些多维的思维方式,这样对他独立思考问题非常有用。他可以对比了,这个对作家来看就可能产生一种,有比较大的自由思考能力余地的作家,所以这一条也是跟其他人有重大不同的。

  最后一句话,就是他生活在19世纪最末的一年到二十世纪60年代中。那么这一条跟他这个时代的人,都是共通的,这并不是他所独有的,但是这一块跟以前跟以后能划分出来,以前是大家只有纵坐标没有横坐标,就是优秀文化传统这个积淀是很好的,但是横着看世界的知识一点没有。那么这个之后的人呢,纵的坐标很弱,包括现在世界知识到是很强,只有他这个时代的人,坐上了优秀文化传统的,私塾的那种教育的末班车,等于纵横两个坐标系在他们身上都非常之发达,所以就出来一批历史的巨人,这是这一批人的时代特点。

  所以把这五句话加起来,基本就可以概括他的特质。可以把他和郭老、茅公他们区别开来。

  [主持人]那我听您的概括,您是谈出了一个大作家他的特质,那么我想知道一下,您作为他的儿子,或者说您在您的童年或者在您的青年时代,您心目中的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舒乙]老舍先生是一个典型的作家,就是说他以他的全部生命都在写作,因为他给自己有规定,我每天必须写,我是一个写家我不是作家我是写家,我的职业就是写东西。那么我给自己规定,比如说,每天要写两千字、三千字、一千五百字,不完成是不行的,那么如果每天写的话,那么他其余的时间,肯定在酝酿下一个两千字,所以他等于他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你可以看得出来他不管手头在做什么,他肯定在考虑他那个人物,他那个故事他那个情节,然后坐下来把它写出来。

  [主持人]那在您的印象里,您的父亲跟您有没有做过游戏,或者给您讲过故事?

  [舒乙]很少,因为他整天都在写作嘛,他是中国写作成果最多的人之一嘛,那么他对其它的东西,可以交给妈妈的就交给妈妈,可以交给其他人的就交给其他人,那么他自己主要就是从事写作,但是并不是说明他是一个不理别人的人,或者不关心孩子的人,不是这样的,他只不过没有时间就是了,所以呢,他一但有一点时间,比如说过年了,过节了,或者是我们有一些什么事情了等等,他是一个非常好的爸爸。他可以享受很多,因为他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他可以想出很多很多办法来逗你,把你这个气氛调得非常活泼,非常热烈,非常热闹,所以跟他在一起的话应该是非常幸运的。

  [主持人]听说老舍先生有很多的爱好,就业余爱好,好象是一个爱好非常广泛的那么一个人。

  [舒乙]对,就是因为他是个满族人吗,是个北京人吗,是穷人出身吗,而且后来又出过国,自己又是个知识分子,所以他等于综合这么多吧,都可以称为他的爱好。所以我曾经写过一本书,这本书就叫《老舍的爱好》。我曾经总结了他大概19种爱好吧,实际上如果继续写,还可以变成24种、25种,就是他是一个特别对生活充满了热情,而且会的东西特别多的一个人。因为像我那个里头,比如他会养花,他喜欢美术,喜欢旅游,喜欢说相声,喜欢唱戏,各个方面的这些。

  [主持人]这么广博的爱好,是不是在他的作品里也能够充分的反映出来呢?

  [舒乙]那是当然了,就是说我刚才说的他这五个特质,就决定了他的很多作品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他的很多作品是描写艺人的,他跟艺人非常熟,他自己也会唱,他会唱的东西多了,他要写呀,他写的话事先都要跟别人学嘛。比如说他会大鼓,他会单弦,他会太平调,所以这些东西很容易就搬到自己的作品里头。你像《茶馆》因为换布景的时间非常长,化装的时间非常长,那么当时焦菊隐导演就跟他说,你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个幕间休息这么长的问题帮我解决一下,他说那没问题我给你写一段数来宝,你派个演员化装成为数来宝的艺人,上去唱嘛,把时间占住了。告诉时代背景和下一幕的主要的情节和时代的一些特点也就把时间打发了。实际上这是什么东西呢,这是一种民间艺人的一种老的形式,他加上了新词,实际上就是北京的要饭的唱的那些东西。

  [主持人]但是我们现在看《茶馆》的时候,觉得这一段还是很有意思也很精彩的。

  [舒乙]对呀,就是他有这么多的修养,他可以手到擒来,他是信手拈来,就变成很好的东西,变成很好的艺术形式,就可以把最洋的东西,话剧是个洋玩意嘛,跟最土的东西揉到一起,别人也看不出任何破绽,反而觉得特棒特好特民族。

  [主持人]老舍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作家,您刚才介绍了从五个方面,同时也知道老舍有这么广博的学问和知识,那么观众还很想知道,您作为老舍的儿子,您能不能介绍您自己在哪些方面像老舍?

  [舒乙]当然我觉得毕竟是有些基因嘛,有些生理的东西或者有些性格气质,很像他的,比如说声音,声音非常像他,因为我听吴子光先生说过,他说假如说不看你,你在隔壁的房子说话,这个大概是老舍先生在说话,有确实很像的地方,比如说口才,比如说形容一个什么东西,这些方面比较像他,甚至于有些爱好都挺像的。

  [主持人]您说说您的爱好。

  [舒乙]比如说老舍先生喜欢朗诵,我也是由小时候就喜欢朗诵,所以我觉得有些外表的东西大概很像他。

  [主持人]在写作这一方面,您觉得您继承了他的哪些?

  [舒乙]我们一家四个孩子吧,没有继承他的文学的,没有,我们全是搞理工的。

  [主持人]您是学什么的?

  [舒乙]我是学林业化学的,一个很窄的专业,我是留苏的那个时候50年代初,我们上大学的时候都是讲究学理工,他知道我们学这些专业非常高兴。

  [主持人]他没有反对你们学这些专业?

  [舒乙]他认为就是说应该这样,就是服从国家的需要,选一些当时国家最需要的技术专业来学习,那么写过这样的文章,就是因为我们比如说礼拜天,带同学回家说的满嘴我们专业的术语,他听不懂,他也插不进嘴,就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旁边听着,回去写一篇文章《可喜的寂寞》。那么我后来搞文是很晚很晚以后。

  [主持人]您在多大岁数开始?

  [舒乙]我大概四十七、八岁才开始写东西。

  [主持人]您当时是什么原因使您开始想写东西?

  [舒乙]写东西还是由于父亲的关系。他已经去世了而且平反了,那么这样客观上有很多人需要研究他的身世,来找出一些理解他作品的钥匙。那么他的一生当中有很多段是空白的,那么这样很多人就找我,说你利用你直系亲属的方便,你替我们搞一些调研,那么比如说采访一些老亲戚、老朋友、老同事、老作家,让他们把他们知道的情况说出来,有点像口述史那样,然后你把它记录下来,那么我写的时候是一种散文的方式来写,就是尽量把文字变得活泼一点,生动一点,但是都是纪实的。虽然自己不是一个学文科的人出身的,但是应该从文风上比较贴近这个体裁,活泼、生动、讲究朗朗上口。一开始写的时候有这样一些追求,当然慢慢地也会形成自己的一些,比如说特别有个性的风格。

  [主持人]我想咱们现在怀念老舍先生,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您是怎样认识他的作品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有魅力这一点呢?

  [舒乙]应该还是说他的作品的质量比较好吧,就是说可以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地域的跨度。老舍先生他的这么一种文化批判立场,他对民族性的关注,对于现代的作家来说仍然是有意义的。因为传统文化仍然起着束缚人的作用,在这方面有一个比较清醒的、现代性的一个启蒙立场,他还有他的思想价值的意义,作为一个大的作家,他思考的问题比较大,从细处着手,写具体的故事、具体的人物、具体的语言、具体的情节,但是他比较站得比较高吧,他关注整个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的趋势,关心整个人民的疾苦,从这些角度站得比较高的角度,这样俯视,这样呢他就能拎出一些比较重大的题材,小故事小人物但是题材意义比较重大,同时呢他因为是一个比较纯粹的那种文学家,非常注意自己的语言,非常注意自己的人物的塑造,非常注意故事情节的编织,所以这些东西都给他的作品,带来很高的艺术性。


来源: 天津电视台  2003-06-14 15:08 编辑: 孟瑾
[发表评论] [推荐给朋友]
本网由北方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