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天津卫视|T1新闻|T2文艺|T3影视|T4都市|T5体育|T6科教|T7少儿|T8公共|T10国际|T11三佳购物|数字频道
 新拍客 | 节目时间表 | 天视剧场 | 广告部 | 卫视广告 | 天视主持人 | 编播动态 | 天视信息 | 天视论坛
  传播科教事业最新动态,提供电视教育服务,报道国内外最前沿的科技、教育、文化成果,是渴求知识人们的家园……>详细

陈玲

谭夜

岳博伦

刘汝君

王晖

 

汪嘉伟


  主持人:汪嘉伟是我迄今为止采访过的个子最高的一个人,我们俩合影留念的时候,摄影师就说,两个人个子相差太多,所以构图很困难,见到汪嘉伟我就很感慨,时间实在是很偏爱男人,汪嘉伟已经人到中年了,但依然十分帅气。

  解说:汪嘉伟被认为是中国体坛,一位没有得过世界冠军,名气却不比世界冠军小的天才球星。他身高1米92,1955年生于上海,在11岁时随父母到了福建。

  少年时代就喜爱上了排球运动。由于母亲的家庭出身问题,初显才华的汪嘉伟未能参军进入福州部队排球队,而加盟了福建省队。20岁时,他担起了中国男排主攻手的重任。至今仍然有许多人记得他矫健神勇的扣球身姿。

  主持人:你进国家队是哪年?

  汪嘉伟:我是1976年。这可能是有点天分,打排球才打了两年多就打到国家队了,现在一般人不可能想象,怎么打两年多就打到国家队去了,实际上我只打了两年多,还不到三年。

  主持人:你说从正式接触排球到进国家队只有两年。

  汪嘉伟:正式接触到排球大概四年,加起来,人家就觉得很难想象,实际上就是这样,有一种感觉,人一种感觉,身体对球性的一种感觉,你要练很长时间,说不定我不一定要练很长时间,就能掌握住这个,而且身体呢,当时我比较瘦,弹跳很好,空中有腾留的时间。

  主持人:他们给我介绍说汪嘉伟特点是,比如从这儿跳起来,然后“啪”一动,然后怎么再…

  汪嘉伟:就是空中腾留,一般的人一跳起来不就掉下来,我坚持一会儿才掉下来,所以这个很难做到,你有这个时间就可以移动,前冲的惯性不就移动了吗,实际上就是利用这个,这个就是说,我还没掉下来,你先掉下来了,所以我扣球的话,你已经掉到地上了,所以你根本没有办法,所以利用这个设计的战术,什么叫前飞,背飞就是这个。

  解说:当年的排球攻击手扣球时,大多是原地起跳大力扣杀。汪嘉伟身高只有一米九二,但他创造性的运用了前飞背飞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扣球技术,使他荣获空中飞人的美称,也给身高和力量并不占优势的中国队在国际比赛中增加了胜利的砝码。

  主持人:其实相对女排,男排的进步还是女排之前,是不是。

  汪嘉伟:也不能这么说。可能现在人说是说,因为亚洲冠军我们先打到的。

  主持人:对。

  汪嘉伟:1979年我们就打到亚洲冠军了,当时轰动了一下,也没有说什么,因为没有电视转播,太远了,在巴林,在阿拉伯那个国家,1980年亚洲预选赛的时候。打0:2落后,现在很多人还记得,3:2赢了韩国队,后来北大什么学生游行,那个口号就是那个时候,

  主持人:振兴中华。

  汪嘉伟:振兴中华就是那天起的,实际上女排在我们后面,那一年的年底女排拿了世界冠军。

  解说:那时的中国男排正处于鼎盛时期,与女排同时打进了世界杯赛的决赛圈,人们期望着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但那一次,或许可以用运气不佳来形容中国男排,女排姑娘们一举夺得桂冠,占尽了风光,而男排却因主将汪嘉伟受伤士气大损,未能如愿冲进前三名。

  汪嘉伟:现在是很多地方都见惯了,那是我们第一次打塑胶的地板,地板上铺了一层彩色的塑胶,我是发完球跑过去救球,突然,鞋,原来我按照平时的习惯鞋就滑过去了,那个塑胶地板,一个是不习惯,另外一个可能质量,刚开始使用,身体硬把脚压着,明白这种感觉吧。身体的重量硬把脚崴了。

  主持人:等于蹩了一下。

  汪嘉伟:蹩了以后蹩得很重,蹩了以后,站不起来,而且第一场第一局,就下场了,整个比赛11场比赛,最后咬咬牙打针啊,什么弄了半天在上面打了一会儿还是不行,这个是最惨的,现在不是说我在场上怎么样,我相信要比现在,后来我们打到世界第五名,我相信应该比这个成绩好,假如在场上的话。

  主持人:你当运动员的时候,你最高的目标是什么?

  汪嘉伟:最高目标当然是世界冠军了。

  解说:世界第五名,是中国男排在世界大赛中,迄今得到过的最好名次,但对汪嘉伟来说,总有些壮志未酬的感觉,查阅当年的战绩,可以看到中国男排有战胜过世界第二名、第三名的记录,与冠军前苏联队只有一步之遥。1980年中国男排已经跻身世界排球劲旅之列,并且夺得了参加莫斯科奥运会的资格。但由于当时前苏联入侵阿富汗,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抵制在莫斯科举行的那一届奥运会。汪嘉伟也未能和队友一起在奥运会上一展风采。

  主持人:你当运动员的时候,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汪嘉伟:1980年奥运会的时候,我们国家抵制奥运会,所以我们都没有去成奥运会,实际上我们已经可以去拿亚洲冠军,而且我们那时候水平最高的时候,但是我们国家抵制奥运会,没有去成,所以很多事情不是说你一个人要怎么样。

  主持人:那时候,打球的时候,我听说你是在日本特别特别红。就听说那时你到日本去打球,汪嘉伟住的那个酒店,对面的酒店三层楼都被日本女球迷包下来。

  汪嘉伟:没有没有。

  主持人:为了堵住汪嘉伟。

  汪嘉伟:没有那样。可能有很多人,对,会喜欢我打球,看我打球。

  主持人:其实,你在那个时代比较扎眼,因为当时有那种明星球员,现在当然有很多,但那个时候在那个年代……

  汪嘉伟:也有。

  主持人:很少,在那个年代真的很少,现在你可以说有很多。那个时候感觉真的很少。

  汪嘉伟:我说了,可能刚才说了,排球转播特别多,这是一个,另外可能,我自己想,我打球的时候,不像很多人,就是那种风格你能不注意,打球队员里面,有的是埋头苦干,老老实实,按照教练教他的招式在(打),我不是那种队员。

  主持人:你属于不太好管的那种队员。

  汪嘉伟:对,我有个性,比如喜欢自己,现在经常谈,关键比分,谁都不敢打,实际上我就是喜欢打这种关键时候的比赛。比赛球要给我,我要来扣,有的人就是,最后一个球最好不要给我,我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最后一个投篮,最好我别投,让别人投,进了我们大家都高兴,我们都赢了。输了嘛,是失败了,并不是我,很多人都是这样,这种心态。但我就想,这个球一定要给我,我来处理。我是这种性格。

  主持人:万一输了呢,输被人骂死。

  汪嘉伟:我来承担,没有人骂我。但是我就是有这个自信,觉得我再扣不好,就没有人扣好了。

  主持人:汪嘉伟离开排球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但是他说起球来还是滔滔不绝,听他回忆自己十几年前打过的一场比赛,我甚至以为他是在说昨天晚上才发生的事。

  解说:运动生涯中,最令汪嘉伟难以忘怀的比赛是参加1986年亚运会,当时汪嘉伟已经退役去了日本。这次比赛是汪嘉伟退役两年后,重披国家队战袍,参加的一场重要比赛,1984年中国男排因前苏联队抵制洛杉矶奥运会,而获替补资格得以进军奥运时,都没有召回汪嘉伟,但这一次参加亚运会,却意义非同一般。

  汪嘉伟:坐专机到汉城机场,一到那边,他们那个体育记者就看,怎么我又来了,他们原先没想到我来,因为我已经离开两年多了,当天晚上就把我们请到他们那个KBS,就是韩国电视台,做一个什么栏目,就问我最近在干什么,训练多少时间了?最近状态怎么样,打韩国队有没有把握,老问这个问题,你知道吗,反正我觉得我也没说什么,我说觉得挺有把握的。他说你为什么说你挺有把握,因为他们不太高兴我回答这个。我说我个人觉得,有把握,为什么因为我觉得很少输给韩国队,我觉得我很有自信。

  解说:在这届亚运会上,中国最终获得金牌94块,而韩国得到了93块金牌。中国男排为以一块金牌之差取得金牌总数第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解说:20多年前,包括汪嘉伟在内的一批体育健儿在竞技场上魅力四射的时候。中国正悄然发生着变化。198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推出了一部影片《庐山恋》。在文革之后的中国银幕上率先向亿万观众展现了爱情的美好。片中女主角张瑜一时成了广大影迷的偶像。不过。汪嘉伟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后来人们一提到汪嘉伟的名字就会记起《庐山恋》和张瑜。

  主持人:当年曾经有人假冒张瑜的名字给汪嘉伟写信,事情后来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现在想想当年假冒张瑜之名的人,不论他动机如何,其实很有创意,一个是影星,一个是球星,两个人年级相当,在一起应该是很漂亮的一对,如今事隔多年之后,当我们笑着回忆那段往事,汪嘉伟非常的坦诚。

  汪嘉伟:按照现在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我觉得莫名其妙的事情,但是我觉得,看了电影,从我自己本身来说,那只有也年轻,二十四五岁,也觉得假如是真的也不错,交个朋友也不错,而且那时候张瑜拍那个什么

  主持人:《庐山恋》

  汪嘉伟:《庐山恋》那时候放电影的时候,我就觉得假如是真的。

  主持人:你们年龄也很相当,大家都是上海人。我觉得感觉

  汪嘉伟:对啊,就认识一下也没有什么,那时候我们正好到上海比赛,那时候我记得很清楚,住在上海南京路有一个国际饭店不知道你知道不。

  主持人:我知道。

  汪嘉伟:旁边就是上海市体委,当年我们在上海比赛时候,都是住在体委楼上,有招待所,都住在那个地方,还打电话找我,我还觉得莫名其妙谁找我,然后她就说,不用上海话,就是现在我们国语,叫我出来,她就在马路对面,我想可能,走出去一看没有人,站了半天也没有人,然后我还跟我们同房间队友一起去,没有人,没有人我们就回去了,回去了电话又来了,说你们怎么还不来,我说我们来过了,走出来过了没有人,这个事情就过了。后来就开始过了一段时间报纸就开始来了,就说什么什么,而且上海那边还有什么一个人来问我,你跟她到底什么,我说连张瑜长的什么样也没见过。

  主持人:除了在电影上见过,人还没见过。

  汪嘉伟:对,然后他说你跟那两个,我说那两个我就更不认识了,我怎么知道她们是冒充,走到边上我也不知道她们冒充,对不对。

  主持人:当时你承受这种压力很大,除了上面找会找你谈话问您怎么回事以外,还有比如来自球迷的压力。

  汪嘉伟:这倒没有,因为球迷当时很多人并不知道,很小范围,他是上海一个小报纸,什么劳动报,小小的报纸登的,没有几个人知道,所以我也没当回事,也就过来,现在,后来随着我后面打球,人家很多人知道我了,然后就说这个人有什么事,现在回到国家队,那个当年什么什么事情,都变成这样了。

  主持人:因为后来还有一些别人给你加上去的一些故事,说汪嘉伟因为这个,可能个人感情生活,包括出国前怎么,很多,后来又传了很多。

  汪嘉伟:那就是很多人根据自己的想象,你知道这事情很多人是愿意传说,或者愿意加一些自己的什么调味料,都有可能,实际上并没有那样,因为这个事情,因为你知道,我们运动队管理得很严格,而且当时那个年代,白天训练,晚上还要学习,还读报纸,安排得很满,基本上整个就控制在那里了,我现在回忆起来都是不可思议这种生活。

  主持人:你离开国家队,第一次离开是29岁,当时你谈恋爱了吗?

  汪嘉伟:原来不是,就因为那个,有个女朋友嘛,就是国家女排的,后来分手了以后。

  主持人:因为这件事分手了?

  汪嘉伟:这个也有原因,这也是主要原因,还有别的原因分开了,分开了还没有像模像样的,很多人介绍,很多人有这种事情,但是基本上没有什么,然后就到日本去了。

  解说:关于汪嘉伟去日本的原因,流传着各种版本的消息。时至今日,互联网上仍有许多记载。显现出汪嘉伟确是一位引人瞩目的球星。不过汪嘉伟告诉公众的消息是他当时本已打算去上海复旦大学读书。但有一位日本球迷鼎力相助。于是他就选择了去日本体育大学过起了边打球边读书的生活。

  主持人:但在日本打球有成就感肯定没法跟在国内打球相比?

  汪嘉伟:对啊。

  主持人:因为我给你这个公司队,或者我带你这个队,这种感觉可能不一样。

  汪嘉伟:不一样,一个是说穿了,在国外大家都知道,你要在日本这种社会,你要不可能怎么样,但是你可以有一个稳定的生活。

  主持人:对,就把它当成一份工作在做。

  汪嘉伟:而且你可以,就是说,也不能说上流,但是就是比较好的生活,比较舒适的生活,这是可以保证你的,因为相对来说,他们环境各方面都比较稳定,环境很好,比较稳定的生活,人到这种环境下,就会慢慢慢慢,好象也习惯成自然,也就每天怎么样,做什么明天怎么样,跟很多在国外的人一样的这种感觉,反正生活不成问题,就会按部就班就这么上班,下班。

  主持人:快乐吗?那样的日子对你来说,可能谈不上快乐,但是,

  汪嘉伟:没有什么刺激,你明白这种感觉吗?快乐不快乐是另外一种,就是没有什么刺激,没有什么冒险啊,或者要怎么样,要投入,巨大的投入,或者就是要把所有的东西搏一样,集合起来拼搏一次,没有这种感觉。

  主持人:你在那儿挺浪费的,我觉得

  汪嘉伟:挺浪费的,人生的浪费。

  主持人:不是,就是说大了对排球,对你来说,因为你有很多的劲儿,其实,在那个地方打球对你来说,就是很简单就可以。

  汪嘉伟:对啊,实际上我现在也慢慢体味到,但是你要知道当时的年代,并不像现在那么开放,有那么多机会,实际上我每年每年都在回国,都在回来看,也看这种情况,前几年回来的时候没有什么机会,也是一样的,这是一个,另外一个,当时国际上这种职业的球队并不盛行,球市没有像现在那么好。

  解说:在日本汪嘉伟找到了出国前就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女孩,邓星,她也于1986年到了日本长崎一所短期学校学习。

  主持人:你跟你太太邓星,是在日本认识的吗?

  汪嘉伟:原来是在上海认识的,刚开始。

  主持人:在上海就认识。

  汪嘉伟:对,然后认识以后,因为刚走的前几天没有多少时间然后就走了。

  主持人:当时在上海的时候是一般的朋友,大家聚会的时候认识的。

  汪嘉伟:对对对。

  主持人:当时两个人之间没有觉得将来之间会有什么故事要发生?

  汪嘉伟:没有没有,当时我就走了,走了以后第二年回来,问问看很多朋友,看她也去了日本,这样我就跑到她家里,我觉得只要在日本就很容易了,要问她现在在哪儿,她不在东京,她在长崎那边,然后打电话问问看,打了电话,原来是在长崎,就这样,我在东京,正好。

  主持人:打电话是用特别标准的日语问的是吗?当时,这也是我听说的,第一次打电话。

  汪嘉伟:第一次标准日语?

  主持人:意思就是说,是邓星吗,然后我是谁谁谁。

  汪嘉伟:因为习惯,万一不是呢,对不对,打电话肯定要先确认一下。

  解说:千里有缘又相会。这份感情两人都很珍惜。1987年,汪嘉伟与邓星在日本建立了家庭。家庭使浪迹天涯的汪嘉伟体验了几多温馨的同时,也体现了几分责任。

  汪嘉伟:那时候是比较艰苦的。

  主持人:因为突然有个家了。你指的艰苦是在经济方面,可能比以前。

  汪嘉伟:不是,经济方面,因为两个人了,还有一个,因为你要知道,打职业队并不是一下子就能适应。

  主持人:有什么区别,国家的都能适应,职业的?

  汪嘉伟:不不,这个压力,完全转换成另外一种压力了,就是生存的压力了,因为你没有经历过这个,因为你比赛的输赢,直接关系到你明年的生存,你明白这种感觉吧,在国内打球,你再输你工作不会没有吧?

  主持人:但在国内输了会被那么多人骂。

  汪嘉伟:除了骂以外还有你的生存机会没有了。人家花钱花那么多钱请你来打球,你肯定要每一场要表现得很好,对不对,万一球队打得不好,或者你表现不好,第二年就没有合同了,你明白这种感觉吗?

  解说:汪嘉伟的名声在日本排球界颇有影响。这使他也有机会作为外援加盟了日本职业排球队。他从球员一直到副教练,主教练。辛苦拼搏了好多年。他所在的东丽职业排球队从一支乙级队闯入了全国四强。然而,在日本的这些年汪嘉伟始终关注着中国排球的动态。

  汪嘉伟:有机会的话我也是老是想着那个。

  主持人:我的感觉是你在日本那么多年,十年就一直等着那个电话响,就等着那个电话来说,说汪嘉伟你回来吧,来带这个队伍。

  汪嘉伟:有一点,某种程度上有一些,但是我一回来跟我谈,问我有没有这个想法,怎么样,当时我就说可以考虑,三天就行了,考虑三天。当时我听了以后觉得有一种感觉,就沉淀了很多年了,一种感觉。

  主持人:大家会很关注,好的肯定会说好,不好的话,肯定把你骂得要死,当时你还是决定要回来。

  汪嘉伟:对啊,因为这是我一个,你可能知道,就是梦,就是梦想,小时候就有这个梦想,当队员的时候就想,这边很多人都说,要当国家队教练,而且要当主教练。

  解说:梦想成真。已过不惑之年的汪嘉伟,告别了十年客居东瀛的生活。重返中国排坛,他此刻的心情,在与夫人合著的书中,清晰可见。

  “分手没有多少天,我却非常想你们。儿子你听话吗?评选结果,大概你们已经知道,我如愿当上了男排主教练。跨进国家体委大楼。一切似曾相识。但又有那么多的不同。

  曾经喜欢过我,现在还在关注我的观众和老朋友们,一如既往给我那么大的支持、声援和信任,真让我感激不尽。主教练的头衔使我自豪,也使我感到它的分量。”

  解说:1997年春天出掌帅印的汪嘉伟,上任后做了一件颇有意味的事情,带领全体队员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当时的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一消息,海外游子心中的祖国情怀,或许年轻队员们一时并不能完全读懂,但汪嘉伟希望他们能够和他一起,为祖国荣誉而战,他很快为中国男排制定了一个令人鼓舞的目标。

  汪嘉伟:当时我也是这么想,希望能够圆满的句号,回来把队带成亚洲冠军,第一目标,第二目标打进世界前八名,世界锦标赛的时候打进去,第三个目标就是打进奥运会,这是我当时制定的目标,刚开始给我的感觉很好,因为刚开始我们马上几个月以后,18年来又夺回了亚洲冠军,所以大家都很高兴,当然第二年我们就是世界锦标赛,就希望第二个目标进世界前八名,刚开始我们几场比赛打得很好,很漂亮,但是随着后面的状态,我也知道这些问题,马上就有些问题,就是说,我回来以后听到评论就是说,重用那些老队员,起用新队员不够,当然我同意这个观点,但是我要说一句话,说这种话,可能对现实状态并不了解,实际上全国男排队员里面,一共才200多个男排队员。

  主持人:这么点啊。

  汪嘉伟:全国,一共才十几个,十一二个队,可能大家认为,你为什么那么多人,12亿人口,我回到日本去很多人说,12亿人,随便找一个人来两米多,随便找,现实状态不是那样的,

  主持人:我能冒昧地问一下,当时作为主教练的你工资是多少?那时候?

  汪嘉伟:准确地说两千块钱,1800块。大概补贴两千。但是国家队所有人都是这样的的工资,都是按照行政来,所以就发生很多问题了,队员呢,我才那么多,队员有的队员才几百块钱工资,因为每个省的级别不一样,有的高一点,有的低一点。所以有些队员大部分队员,好几个队员都结婚了,当时是比较艰苦,想象中间,比我想象的还差,就是说包括宿舍里面的设备,住的地方,或者各方面条件,比我回国前想的还差很多,而且睡的床都是我当时在国家队时候睡的床,就是20几年前的床,到现在还在用,而且有的地方坏了就用砖头垫了,床角都是砖头。

  主持人:我是听说那时候你是第一个把训练馆开放,然后那时候每天训练的时候就是有好多女球迷在现场,也是叫啊什么的,给你们助威是吧?那时候?

  汪嘉伟:这一点我是,因为我大学学了心理学,这一点很正常的,男女一起,本身就是互相调节,从心理上有一种感觉,还有一个就是我在带日本俱乐部队的时候,他们也是开放,所以每天有很多一些球迷,固定的或者就是说经常来,或者每天来一次,无形中间对我们队员有一点比教练还好的督促,他们为了一些球迷,为了一些朋友,他就会全神贯注,很投入在那儿训练,不会有那种吊儿郎当,因为很多人看,你就很注意这类事情,这样无形中间,教练呢就减轻我的压力。

  解说:当了一任主教练的汪嘉伟,对排球更添了几分刻骨铭心。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然而经过三年来的努力,却兵败上海,面临又一次与奥运会擦肩而过,难以实现他回国执教的最主要目标。这种局面使汪嘉伟倍感痛心。

  主持人:在上海那次输完球,你是喜欢把一个人关起来,还是特愿意跟别人去聊,比如说,跟家里人倾诉,还是,因为你的性格,你是怎么做的?

  汪嘉伟:那天晚上,按照我平时的话,我就一个人坐在房间里面,想一想,看看也不愿意跟人家聊,没有什么,但那天袁主任就把我叫去开会,所以当时也没有谈什么,也不高兴,坐了一会儿我就走掉了,心情很不好,这个倒现在都不会忘的,一辈子可能都不会,你看现在华师大,我们从底下走进去,那个走廊里面,运动员休息室的门口有一个放灭火器的铁盒子,红的,可能现在还有一个大坑在那儿。

  主持人:那是你踢的。

  汪嘉伟:给我踢的,“嘭”一脚,比赛完了以后踢的,可能现在我不知道换了没有,去年看还没有换,还是那样,当时特别生气,后来慢慢,慢慢就好一点。

  主持人:当时踢的时候是就你一个人,还是周围有别的人的时候你踢?

  汪嘉伟:我不是先走进来吗,比赛完了以后,队员还跟队员握手,我先走到走廊上,可能有张蓉芳有几个人看着了,一脚就把铁盒子给踢了,所以教练就是最痛苦的,你还要装着,要把大家的情绪稳定住,明天还有比赛,所以这时候是,现在想起来,有意思,可能当教练有意思也有意思在这种地方。

  解说:进军奥运无功而返后,汪嘉伟萌生退意,要不要再干为期四年的一任男排主教练。他犹豫良久。决定回来,他只用了三天,而决定离去,他想了六十天。有评论说汪嘉伟的教练生涯不算成功,他自己也不否认,但他觉得这是他人生的一次转折。

  主持人:我是觉得在你的人生当中,很重大的决定,你家人的意见,您顶多参考参考,不会对你有特别大的影响。

  汪嘉伟:对,有可能。

  主持人:因为我觉得你是一个挺大男子主义的一种那种人,是不是,你觉得是不是。

  汪嘉伟:可能某些方面吧?我欣赏这种,可能电视机面前说,欣赏这种男人应该顶天立地,不是说个高,但是要有男人的东西,首先男人要有一份事业,说简单点,要人家承认你。

  主持人:你在家里面是什么样?比如你对你儿子是什么样?在你太太面前是什么样,在家里是什么状态?

  汪嘉伟:反正在家里什么也不做。

  主持人:我想也是这样。

  汪嘉伟:然后就坐在沙发上天天看电视,在家的时候,这是一个,还有一个就是对儿子关心很少,基本上不是很特别那个,总而言之,就是家里根本不管任何事情,就是这样,而且也不会管。

  主持人:现在不打球了,也不当教练了。

  汪嘉伟:也一样。

  汪嘉伟:但是我觉得挺好的,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呢,而且觉得一个男人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外面,对不对,老是买菜、买米啊,什么的,很琐碎的事情,管着,在算帐啊,没有必要,对不对。

  主持人:汪嘉伟在国家队当队员打比赛的时候,总是习惯地耸着肩在场上走来走去,给人一种藐视天下的感觉,他在国家队当教练,每次在比赛的时候,他总是西装革履,坐在场边,神情中透着自信和威严,汪嘉伟是个个性很强的人,在球场上是这样,生活中也如此。

  解说:汪嘉伟卸任男排主教练后,办了一家投资公司,他的初步设想是先做生意,积累一些资金,然后为排球走向职业化助一把力,希望排球将来也能像足球、篮球、乒乓球那样,红火起来

  现在,董事长汪嘉伟的忙碌程度,不亚于当主教练时的汪嘉伟。他经常四处奔波,在北京的办公室里很难得有他的身影。

  主持人:你现在从教练的位置上退下来做生意。你觉得这种心理不能说是落差但这种变化你能习惯吗?

  汪嘉伟:刚开始很不习惯,到现在好点了。已经一年了嘛。

  主持人:最不习惯的地方在什么?

  汪嘉伟:最不习惯的,身不由己啊,不是我自己说了算我可能习惯了。

  主持人:所以我以前有种新感觉就是你当运动员也好。你来做教练也好,都是有一点点的傲气在那。你觉得你有吗?

  汪嘉伟:很多人这么说。

  主持人:可能你这个样子。还是性格当中有这个成分在。

  汪嘉伟:可能有吧。可能很多人会这么说我。但是我觉得我不是故意要这样。自然,我不知道会不会有这种东西。

  主持人:做生意这些是不能(流露的)

  汪嘉伟:有时侯是可以流露的

  主持人:那别人怎么跟你做生意?

  汪嘉伟:对呀,我就觉得有一定的问题在里面。

  主持人:别人可能觉得这是汪嘉伟。但是一旦真正坐起生意来。

  汪嘉伟:不是做起生意来。一开始我自己会谈谈谈。刚开始会谦虚,慢慢就会有种本性流露。行就你,不行就算了。会有这种感觉。

  主持人:我总觉得你可能还是有个时间表的。

  汪嘉伟:有啊。

  主持人:那你给自己多少年,这段时间。

  汪嘉伟:我想尽快做几年吗。多到五六年,少到三四年,做完事情。

  主持人:那五六年以后呢,再打排球,不是打球,再当教练还是再给排球搭个舞台。

  汪嘉伟:对呀。我希望是这样。过几年之后。再看看有什么机会合适的。再为排球事业或者排球再做一点什么事情。不一定成功,但是我能尽自己一份心意。是这样子,我觉得打了那么多年球或者当教练前后也当了十几年队员二十年左右。所以。这个事情。已经从,怎么说。我记着谁说过这句话,从血液里边已经不可能把这个事情给忘记掉了。

  主持人:谈起自己的家庭,汪嘉伟的话很少,他一家三口,现在至少分在四个地方,他的儿子在英国上学,太太在日本,而汪嘉伟自己是北京上海两地奔波,现在的汪嘉伟是个生意人了,但我总觉得,他做教练员,做运动员的时候,都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最高理想,所以他的排球生涯还没有划上句号。

 

来源: 天津电视台  2004-02-16 09:57 编辑: 陈瑜
[发表评论]
 
 

 
 
本网由北方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