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天津卫视|T1新闻|T2文艺|T3影视|T4都市|T5体育|T6科教|T7少儿|T8公共|T10国际|T11三佳购物|数字频道
 新拍客 | 节目时间表 | 天视剧场 | 广告部 | 卫视广告 | 天视主持人 | 编播动态 | 天视信息 | 天视论坛
  传播科教事业最新动态,提供电视教育服务,报道国内外最前沿的科技、教育、文化成果,是渴求知识人们的家园……>详细

陈玲

谭夜

岳博伦

刘汝君

王晖

 

《天津故事》天津卫的三宗宝


  (主持人)要说在天津卫三宗宝里规模最大,湮没时间又最早的,当属炮台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炮台指的就是声名显赫的大沽炮台,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那么这炮台究竟指的是哪座炮台呢?

  明崇祯十二年,由于满族势力的入侵和内部李自成的揭竿起义,天津这个水陆交通的要道,立时成为拱卫京师的前沿重镇。为了守住岌岌可危的政权,明政府于是在海光寺、马家口、三岔河北、窑洼河南、西沽、邵公庄、双庙七处修建了环绕津城的七座炮台。然而,随着清军入关,明王朝在炮台建成后五年即宣告灭亡,炮台也日渐闲置荒废。

  (主持人)这回您明白了吧,“三宝”中的炮台可不是一座,而是一群七座,比大沽炮台整整早了178年的历史。虽然康熙年间曾经对明代遗留下的这些炮台进行了一番修整,但是由于国泰民安,防务渐渐松弛,所以炮台失去了原来的军事作用,而是作为“天津八景”之一的“七台环向”来供游人观赏了。那么这七座炮台如今下落何在呢?

  到了清朝末年,七座炮台中只有三岔河口的炮台得以存留。后来,直隶总督李鸿章重建水师营于三岔河口,并主持修缮了这座炮台,俗称“黑炮台”。黑炮台在抗击八国联军入侵战争时,终于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主持人)当时,有人形容三岔河口的这座炮台“像火山一样地喷出了炮弹”,狠狠打击了侵略者。八国联军为了专门对付这座炮台,特地调来了十二磅的重炮,但结果也只是将炮台的了望塔炸坏,黑炮台仍然屹立在三岔河口。八国联军对这座炮台简直恨之入骨,于是在《辛丑条约》中,强行要求清政府将其拆除。这最后一座立下赫赫战功的炮台,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最终在1901年9月25日消失了。

  地处天津城西北角的铃铛阁中学,就是当年闻名遐尔的铃铛阁旧址。如今,只有铃铛阁中学那古朴庄严的门楼和校内的六块碑刻,还记载着它的儒雅与繁盛。“铃铛阁”一名源自何处?它最初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主持人)铃铛阁始建于明朝万历七年,距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它本来是稽古寺的藏经阁,那么“铃铛阁”这个名字又是从何而来呢?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传说在很早以前,天津城西北角有座大庙,因为庙里的老和尚存了很多古书,所以识文断字的人称它“稽古寺”,老百姓就管它叫“藏书楼”。随着这稽古寺的日渐兴盛,每天都有许多秀才仕女进进出出。一天晚上,住在附近的四姐妹核计说:“稽古寺不能光让秀才们读书,平民百姓也来读书才对哩!”可是,用什么办法能把贫寒子弟也招来呢?最后,还是年岁最小的妹妹出了个主意:“我看呐,咱们在稽古寺的屋檐上挂些铃铛,风吹铃响,百姓们准来看热闹,咱们就趁势跟他们讲讲道理,劝他们都去读书。”于是,四姐妹掏出所有积蓄请人铸了48个一尺来长的大铜铃,挂在了稽古寺的四个屋檐上。风一吹,那铃声仿佛在说:“读书好,读书好”,百姓们都很感激这四姐妹,从此去稽古寺用功的人越来越多。后来,因为这些铃铛又响又好听,人们就顺口叫它“铃铛阁”了。

  早年的铃铛阁内藏佛经16柜,其中《大藏经》几乎包括全部汉语佛教经典,版本上乘,十分珍贵。康熙年间,铃铛阁仿照黄鹤楼的样式重新修葺。乾隆、嘉庆年间,铃铛阁又增设藏书楼,所藏书籍多为稀世珍品。遗憾的是,这些传世之宝却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

  (主持人)这铃铛阁是因为什么原因起火的呢?原来,在光绪十八年,也就是1892年的时候,有个木材商人在铃铛阁附近的空地上建了一个木材厂,每天完工后就把锯好的木板靠在铃铛阁的墙上晾晒。一天木材厂不慎失火,这商人为了一己私利只顾搬抢木材,没想到,火势借着西北风一路蔓延到铃铛阁。结果,巍峨轩昂的铃铛阁被全部烧毁,里面的经书也没能幸免。

  (主持人)所以,后来咱天津人一提到这三宗宝,都非常痛心地这样形容“鼓楼拆,炮台倒,大火烧了铃铛阁”。现在好了,新建的鼓楼和以鼓楼为中心的商业街已经对游人开放,铃铛阁也在重建的计划之中,咱天津卫引以为豪的三宗宝又回来了。如果您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这些地方逛一逛,看看天津卫三宗宝的新面貌。

 

来源: 天津电视台  2007-03-12 15:25 编辑: 陈瑜
[发表评论]
 
 

 
 
本网由北方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