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天津卫视|T1新闻|T2文艺|T3影视|T4都市|T5体育|T6科教|T7少儿|T8公共|T10国际|T11三佳购物|数字频道
 新拍客 | 节目时间表 | 天视剧场 | 广告部 | 卫视广告 | 天视主持人 | 编播动态 | 天视信息 | 天视论坛
都市报道60分 都市热播一小时 观点强中强 美食大搜索 都市节拍 家居大变身 美食新气象 艺品藏拍
 
  您最喜欢收看天津电视台都市频道(T4)播出的哪些节目?
《都市报道60分》
《民生头条》
《环球21点》
《津港直航》
《津津有味》
《家居大变身》
《美食新气象》
《艺品藏拍》
《沟通》
 
T4@enorth.com.cn


《津港直航》第47期:民间绝活


  串联

  杜挺豪:马艳,师傅做的这些泥塑真是令我大开眼界,我知道天津有三绝,一绝是做泥人,那么第二绝是什么?

  马艳:你知道的还真不少,另外两绝一个是天津的杨柳青年画,它的代表作就是一个大娃娃怀抱一只鲤鱼,通常在过年的时候天津人喜欢在家里挂上一幅,可以预示来年的生活吉祥美好,有机会我会送你一幅,那还有一绝呢,就是风筝。

  杜挺豪:风筝?是不是人们在公园里放的风筝?

  马艳:是啊,你有没有放过风筝?

  杜挺豪:没有了,我很羡慕那些放风筝,我很想试一下。

  马艳:哦,那真的很遗憾,你知道风筝是怎么做的吗?很有学问的。

  杜挺豪:不知道。

  马艳:一起看看。

  解说词

  风筝,古称“纸鸢”,因凭风升空,又称风鸢。在中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古人曾用木料或皮革制成较大的风筝,借风力放飞天空,用于军事侦察或投递信息。后来风筝成为了中国宫廷贵族的玩具。宋代时风筝逐渐普及到民间,明清时期广为流传。天津自古就是扎彩、放飞、玩赏风筝之胜地。“风筝魏”的创始人魏元泰,生于清同治年间。自幼聪敏好学,心灵手巧,痴迷于风筝制作。

  采访

  天津风筝魏第四代传人魏国秋:(魏元泰)猛然听见楼下有焊铜锡的,他眼前一亮,过去一看,哎,是不是拿铜箍可以交接?他回家以后马上实验,就可以用铜箍,做完后他又想怎么折叠呢?他猛然看见家里一把扇子,他打开以后,根据扇子折叠的原理,他做成打眼,串上铜丝,可以风筝折叠起来。

  解说词

  魏元泰发明用扣榫的方法来代替纸捻、丝线捆绑;用焊制的小铜箍来代替翎毛管连接风筝的身、首、翅、尾,无论体积多大的风筝也能折叠自如。

  采访

  天津风筝魏第四代传人魏国秋:糊的要领比较强,首先要糊平了,我们一般用真丝、绢糊制,首先没有毛边,把毛边去掉,既美观又好看。

  解说词

  魏国秋从小便跟随爷爷和父亲一起制作风筝。耳濡目染中,扎、糊、绘、放4种技艺早已烂熟于心。

  采访

  天津风筝魏第四代传人魏国秋:我在6岁时就比较喜欢绘画,我们家的小人书我都画遍了。我做完一个风筝,做完以后拿去给我爷爷、父亲看,回来我爷爷、父亲就说了,你拿出去放放试试,看看效果。我一放到天空,什么也看不见了。唉,我说这个绘画和画风筝是不一样的。

  解说词

  魏国秋告诉记者从小跟随爷爷和父亲,他不仅学会了做风筝,同时也见证了爷爷和父亲一天天地使风筝的技艺更加丰富:竹材的热弯冷定、木工的打眼扣榫、锡焊工的铜箍连接、鸟类的飞行平衡、风力的机械传动、古代建筑彩绘和民间绘画技法以及动物的仿生、数学的黄金分割……全被爷爷和父亲融进了小小的风筝。而“风筝魏”也最终形成了造型多变、彩绘逼真、飞行平稳、特技精湛和便于携带的特点。现在,魏国秋在天津鼓楼商业街经营着一间小门脸,专门制作“风筝魏”的风筝。

 
来源: 天津电视台  2006-03-20 13:32 编辑: 蔡玉昕
[发表评论]

 
本网由北方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