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天津卫视|T1新闻|T2文艺|T3影视|T4都市|T5体育|T6科教|T7少儿|T8公共|T10国际|T11三佳购物|数字频道
 新拍客 | 节目时间表 | 天视剧场 | 广告部 | 卫视广告 | 天视主持人 | 编播动态 | 天视信息 | 天视论坛
都市报道60分 都市热播一小时 观点强中强 美食大搜索 都市节拍 家居大变身 美食新气象 艺品藏拍
 
  您最喜欢收看天津电视台都市频道(T4)播出的哪些节目?
《都市报道60分》
《民生头条》
《环球21点》
《津港直航》
《津津有味》
《家居大变身》
《美食新气象》
《艺品藏拍》
《沟通》
 
T4@enorth.com.cn


于承艳和她的“相声园子”

天津电视台都市频道热点新闻

《都市报道60分》推出“十一五”民生问与答   2006-04-03
致命钢筋 紧急营救   2006-03-14
警营好伙伴   2006-03-07
情人节激发爱潜能   2006-02-21

和平区文化宫有个“名流茶馆”

  天视网消息(《都市报道60分》记者王卫红):一到下午和晚上,常常座无虚席,挤满了从各处赶来听相声的观众。台上妙语连珠,台下掌声不断、叫好不绝。因为每场演出的门票是早预售出去的,现场赶来的观众往往买不着票,只好在茶馆人员的劝说中幸幸而归。每天,台上台下里里外外的张罗忙坏了茶馆的经理于承艳。

  八年前,她成了“老黄园子”的经理

  53岁的于承艳插过队,当过挡车工,后因企业不景气,从一家大企业的工会干部变成了下岗工人。1997年她来到了和平文化宫打工,当时开业六年的名流茶馆已前后经手了五任经理,不但没火起来,还一直是赔钱,由此被人们称作了“老黄园子”。于承艳来的时候,茶馆经营已经陷入绝境,一片萧条,正打算找人把它转包出去,但找了很久也没人愿接这个烂摊子。看着这古色古香的园子,于承艳觉得实在是可惜。当时,离婚后的她带着儿子,唯一的财产就是一套独单房子,她一狠心,把房子卖了9万块钱,盘下了这个园子。她想干点事业,也好让自己有个精神寄托……

  没有了家,开始的那八个月,于承艳就住在二楼茶馆对过的仓库里,连暖气都没有,当时的她不懂得经营,更也不了解曲艺圈子里的事,寒冷和孤独中她承受着接手茶馆后面临的种种困难和压力,在那些不眠之夜不知流过多少眼泪。人家都说:以前走进这茶馆的经理都是“西装革履走进来,裤衩背心走出去”的,她不相信她会这样,想起自己已经把全部的家当和后半生都押在了这里,她下定了决心: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相声让茶馆起死回生

相声让“名流茶馆”起死回生

  那几年,天津市像这样的园子很多,但听众少,演出团体也少。为了调动天津的听众群体,刘承艳想尽了各种办法,并经常到外地去接一些文艺团体来津演出,希望能让园子的经营有所好转,但都失败了。茶馆需要投入可又没有资金来源,于承艳甚至连交房租都得找人借钱。这时,中华曲苑的一场相声演出获得成功的消息让她受到了启发。那会儿,茶馆相声开始在本市复兴,一些相声表演团体也开始成立。于承艳觉得,寻求与他们的合作,把相声引进园子,让这种演员与听众互动的表演形式与园子一起发展也许是一条出路。

  2000年她和她的茶馆跟刚成立的“哈哈笑”相声艺术团开始合作,第一场演出听众只有六个人,后来是十二个人、二十二个人……由开始的赔钱赚吆喝,一场一场地坚持,后来又陆续与更多的相声团体合作,影响越来越大,声势越来越强,到去年形成了场场爆满异常火爆的局面。

  几年经营下来,于承艳由原来的外行变成了内行,园子也从困境中渐渐走了出来。她常说,听众、演员和园子其实是一体的,就像是鱼和水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这些年没对听众回过一场戏,一直是于承艳引以为豪的事情,不管遇到什么情况,这里的每场演出都要实实在在地面对听众。最难忘去年的那场大雨,他们没想到竟有44位听众冒着雨,趟着过膝的积水赶来这里看演出,听众的信任和喜爱,让她和演员们都感到莫大的欣慰和感动,也让他们看到了相声艺术从早些年的低靡到现在回归大众的希望和未来……

  北京有“老舍”,天津就该有“名流”

于承艳(左)和她的“名流茶馆”

  很多人都说,凭于承艳的个性和能力,若是经营别的,早就发大财了,可她偏偏在这茶馆里耗了八年,欠了很多债不说,至今和儿子住的还是租的房子。她说为了茶馆她舍弃了一切,连儿子都顾不上管。虽然茶馆的房子是和平文化宫的,但在她心里,这园子就是她的命根子。为了支持她办茶馆,和平文化宫给她降了房租,区里的领导和很多朋友也给予了她不小的支持和鼓励,这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不管前边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她也要把这茶馆办下去。

  于承艳一直在想,北京有个“老舍”茶馆,是六个知青靠大碗茶起的家,如今把它发展成了一个具有老北京文化品味的地方,名扬海内外。为什么我们天津就不能也有一些能代表地方特色独具风格的园子呢?何况天津素有“曲艺之乡”的美誉,津派相声拥有众多的听众,这都是很有利的条件。

  朝着北京“老舍”茶馆的方向发展,把茶馆作为展示和传播相声的阵地,让这种艺术形式生存并得以发展是于承艳现在最大的愿望。看到现在的茶馆已经不能满足听众的需求,她还想把茶馆干大,寻求合作再干一个,干出一个文化品牌来。她说北京有个“老舍”,咱们天津就该有“名流”。为了这个目标,她不会放弃努力。

 
来源: 天津电视台  2006-04-10 11:37 编辑: 蔡玉昕
[发表评论]

 
本网由北方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