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天津卫视|T1新闻|T2文艺|T3影视|T4都市|T5体育|T6科教|T7少儿|T8公共|T10国际|T11三佳购物|数字频道
 新拍客 | 节目时间表 | 天视剧场 | 广告部 | 卫视广告 | 天视主持人 | 编播动态 | 天视信息 | 天视论坛
   
 
 
 
 

 

永远的长征路--记者手记2

永远的长征路--天津电视台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特别节目

永远的长征路--记者手记1  2006-11-06
当年八岁小男孩已至古稀

  继红军长征后重走长征路第一人—前《经济日报》社常务副总编罗开富曾经在1984年11月28日的采访日记中写道“下到半山腰,终于见到了了一个村子,名叫枫树脚村,约有10多户人家。我们在村口黄光文家讨口水喝,一坐下来,意外的得知了一个与红军有关的故事……”我们去广西采访的时候也寻访到了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1934年11月25日中央红军主力进入广西灌阳县,在抢渡湘江前,由红五军团在灌阳县新圩为主力部队殿后,在此狙击敌人长达一个星期。隆隆炮声渐渐散去,红军主力成功地摆脱了敌人的追击。一位受伤的红军战士在草丛中爬行了许久,终于看到了一户农家,此时桂系军阀在到处搜捕红军,他的命运会怎样呢?

  我们经过多方努力找到黄家时,黄家的曾孙媳妇推开当时收留红军屋门,告诉我们“这就是当年收留红军战士的房子。当时,那里有一个蚊帐,是一个床铺,就叫那个红军同志在蚊帐背后。藏起来然后我们老祖父就给他包扎伤口,做荷包蛋给他吃,曾祖父就不睡,让红军睡在那个蚊帐背后。后来外面有国民党的声音,说开门开门开门,老人家就出去说,国民党问,里面有什么东西吗?没有我里面有个女孩,在里面住,很怕你们,请你们走开,后来国民党相信老人家讲的,就走了。红军就躲过灾难了。”

  战士在黄家精心照料下,养好了伤,他要去追赶大部队了,临行前他把一面红旗郑重地交给了黄和林大爷,嘱咐他说:“千万要好好保管,革命胜利后,我会回来取的。”黄和林答应了他,在以后的日子里,黄家用生命守护着这个承诺。今年七十八岁的黄光文大爷,当年是八岁的小孩子。日本入侵广西,一家人抛弃全部家当,带着红旗逃进了深山,家人为了安全起见,将红旗藏到了八岁小孩的身上。

  当年八岁的小男孩,现在已至古稀,当我们询问老人您当时害怕日本鬼子吗?老人依然坚定地说:“日本鬼子怕,红军不怕,红军对我们很好。 ”

  我们又问当时既然害怕日本鬼子,为什么不把红旗丢掉呢?老人感慨万千地说那哪个能丢掉呢,丢掉对不起共产党,对不起毛主席。

  老人显然已经记不太清当时他们的恐惧,儿媳妇李清鸾回忆起她发现红旗的一幕,或许能说明当时的黄家三代人是怀着怎样的勇气去保留可能会使他们丢掉性命的红旗的。

  “1977年大六月天的时候,我洗破烂,有一个小木箱,里面装有一面红旗,当时那面红旗不是红色的,是黑黑的,我就把它用那个脸盆洗,洗了三四盆水,就洗出来了,就去晒。我爱人的爷爷(黄家第二代)看到了就说,晒不得地啊,老人家他害怕啊,他说国民党啊、清乡(团)啊、日本鬼啊,拿到了杀头的。老人家的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我就说,现在是共产党的天下了,不要紧了。 ”尽管担惊受怕,尽管危险重重,为了红军的嘱托,黄家舍出性命去保护着红旗的安全。据说,1969年,当年那位红军战士曾经回到灌阳寻找黄家,却不知怎么没有找对地方,从此再无音信,红旗也就永远留在了黄家。 1984年11月28日,《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走长征路路过灌阳了解到这个故事,黄家的一段传奇才为世人所知。

  如今的黄家,种着六多亩地、两个儿子在外打工,生活安定,但并不富裕。让我们感到奇怪的是,七十八岁的老爷爷,在我们采访时,一直不停地在打扫小小的房间,相同的地方,一遍又一遍。

  李清鸾说:“红军在我们灌阳流血、牺牲、染红了我们灌阳的大地,山山水水都有红军的影子,我们家和红军这么有渊源,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搞红军纪念室,经济我是没有的,我说不要紧,红军精神要永远传承下去。”

  黄家的堂屋,挂上了一块由李清鸾自己定做的“红军长征七十周年纪念室”的牌子,展品不多,但李清鸾每天都把它们收拾得整整齐齐,七十八岁的老人言语不多,他每天都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希望有一天,黄家能正式办起一个红军纪念室,把这段传奇故事,把红军与老百姓之间的深厚情谊、把长征精神永远传承下去。(记者丁秋月口述)

 
来源:天视网 2006-11-06 16:08 编辑:陈瑜

本网由北方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