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天津卫视|T1新闻|T2文艺|T3影视|T4都市|T5体育|T6科教|T7少儿|T8公共|T10国际|T11三佳购物|数字频道
 新拍客 | 节目时间表 | 天视剧场 | 广告部 | 卫视广告 | 天视主持人 | 编播动态 | 天视信息 | 天视论坛
  传播科教事业最新动态,提供电视教育服务,报道国内外最前沿的科技、教育、文化成果,是渴求知识人们的家园……>详细

陈玲

谭夜

岳博伦

刘汝君

王晖

 

《天津故事》天津的“沽”

《天津故事》水西庄
《天津故事》大悲禅院中的神秘灵骨
《天津故事》寻根天津话

  在这七十二沽中,咱们今天重点说说素有“京畿门户”之称的塘沽,如今已经成为一座高度开放的现代化港口的所在地。回望历史,塘沽成陆距今已有八百余年。宋庆历八年,携泥带沙的黄河三次改道北移,在天津附近入海,所过之处,渐为平陆。南宋建炎二年即公元1128年,塘沽陆地逐步形成,之后陆续有人到此以煮盐、捕鱼为业。自元朝开通海上漕运以来,塘沽人口日益兴旺。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出现移民高潮,大沽、北塘由此成为较大的村镇。昔日的一个小渔村就这样一步步走向繁荣。(主持人)实际上,“塘沽”原来并不叫“塘沽”,它叫做“塘二沽”,这“塘二沽”有什么讲头呢?原来,因为“大沽”在先,所以塘沽就屈尊第二了,称作“塘二沽”。另外,还有的人把塘沽叫做“塌儿沽”。“塌”呢就是倒塌的“塌”,很明显,这“塌儿沽”的名字里含有地势低洼的意思。到了清朝同治十年,也就是1871年,“塘二沽”改名变成了现在的“塘沽”。1949年3月塘沽和大沽合并为塘大区,隶属天津市,1952年更名为“塘沽区”。

  (主持人)然而关于塘沽早期得名的来历,在民间则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传说有一年发大水,从海河下游漂来一口大钟,搁浅在海河的北岸。每当风浪相互拍击的时候,那口大钟就不断地发出“堂—咕”的声音,当然我学的不像。当时,在那里住着以打鱼为生的王、史两户人家,当人们询问他们住址的时候,因为没有地名,他们就只好说住在发出“堂—咕”声音的那个地方。久而久之,人们就都称这个地方为“堂—咕”了。这也是谐音的关系,在当时呢,有人还叫“塘二沽”、“塘儿沽”或“塌儿沽”。

  据《天津港史》记载:“塘沽地滨渤海,与大沽隔河相对,为天津的海上门户。在一千多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到距今八百余年时成为滨海低地。”此地滩涂广阔,气候干燥,日照充足,非常适宜早期的塘沽人“煮海为盐”。再加上河道密布,海水与淡水交汇,渔业资源丰富,更为塘沽先民的生存养息提供了凭借,到明代就出现了“万灶沿河而居”的繁荣景象。

  (主持人)有关塘沽地域形成的原因,史书给我们的答案是黄河改道,水流冲击而成。然而在民间,塘沽的诞生却和一只形体硕大的海龟密切相关。传说在两千多年前,塘沽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有王、史两家在这儿以打鱼为生。说是有一天,他们的船意外地搁浅了,怎么也驶不动了。一番检查之后,他们顿时被惊得目瞪口呆:原来,他们的船竟然驶到了一只海龟的背上!那海龟足有好几亩地那么大,脑袋如同一座小山。这只庞大的海龟慢慢慢慢地浮出了海面,而且越长越大,逐渐就形成了一块环水的高地,这王史两姓人家就在此地定居下来。为了怕大龟游走,他们还在它的背上盖了一座庙,把它给镇住。许多年过去了,泥沙在海龟背上越积越厚、越积越高,日久天长就形成了一片陆地。而这陆地,就是咱现在的塘沽。

  这虽然是个传说,但也并非空穴来风。八百多年前,塘沽这地界儿确实是一片大海,而且据《塘沽区志》记载,塘沽最早的居民也的确是王、史二姓,他们的后人还在,也曾亲耳聆听长辈们讲过这个有趣的故事。在不久前城建拆除旧房的过程中,还真的在塘沽一带发现了一座庙的遗迹,至于它究竟是不是为了镇住大龟的那一座,就无从考证了。

  关于“沽”的故事讲完了,从这儿就可以看的出来,天津与水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借助于依山傍水、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天津已经一步步发展成现代化的都市,在今后的岁月里,她还将继续蓬勃壮大。

 

来源: 天津电视台  2007-03-12 16:02 编辑: 陈瑜
[发表评论]
 
 

 
 
本网由北方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