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天津卫视|T1新闻|T2文艺|T3影视|T4都市|T5体育|T6科教|T7少儿|T8公共|T10国际|T11三佳购物|数字频道
 新拍客 | 节目时间表 | 天视剧场 | 广告部 | 卫视广告 | 天视主持人 | 编播动态 | 天视信息 | 天视论坛
赛事直播 白话体育 激情绿茵 民间奥运 高 尔 夫 赛事回眸 参与 体坛新视野
  2003年3月1日,天津电视台体育频道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
  相伴运动,享受健康,全新体育频道将为您展示竞技体育魅力、提供休闲资讯、倡导健康快乐生活……详细内容

总监
副总监
节目编排科科长
节目编排科副科长
新闻组科长
新闻组副科长
新闻组副科长
转播组科长
转播组副科长
技术组科长
摄像科科长
播音组组长
外编组科长
大型活动组制片人
《梦想2008》制片人
《激情绿茵》制片人
《参与》制片人
《高尔夫》制片人
《白话体育》制片人
《精彩赛事回眸》制片人
王喆 杨威
张淼 李懿州
代唯唯 段雷

 

 


《体育杂志》12月23日第43期

 

  【观察】天津女排: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12月21号下午,天津人民体育馆内津川大战激战正酣,2平的比分让第五局更加充满悬念,随着六号李珊以一记大力直线扣球将比分锁定在了15比9,这场拉锯战天津队终以3比2完胜四川队,顺利坐上了D组头把交椅,从而获得了半决赛和决赛的主场优势。而四川队也幸运地获得了D组第三名,在争夺半决赛权的比赛中避开了强大的八一队。

  说到川津两队可算是全国女排联赛中的老对手了,前几年两队水平相当,互有胜负,在联赛中都同处于保级边缘,特别是在进入职业联赛的前四年中,天津女排更是苦苦挣扎在保级线上,可谓一对难兄难弟。但如今情况已大不同了,排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01赛季天津女排展露黑马身份到2002赛季一举夺得全国联赛的冠军,再到本赛季继续以排坛领跑马的身姿阔步走在卫冕冠军的星光大道上,天津女排已经由丑小鸭摇身一变成金凤凰,成为了各支队伍的众矢之的。而反观四川队,却徘徊在原地止步不前,在全国依然处于中游水平。其实,四川女排曾经作为一支排坛劲旅在原国家女排主教练胡进的带领下取得了1995年全国城运会冠军,1996年全国锦标赛冠军等。川妹子泼辣的作风和牛皮糖似的防守令当时与她们交手的队伍头疼不已。

  而如今的四川女排已风光不在,雄姿、迟蓉、陈静三名主力核心也因伤病缺席今年联赛,在重新调整了阵容后,虽然身高近一米九的赵静和王可可在本届联赛中表现得比去年更成熟,但毕竟是新人挑大梁,四川队在场上明显暴露出了核心不强、防守漏洞多和发挥不稳定的弱点。而人才选拔的困难也成为四川女排队员断档的最大因素。尽管困难重重,但目前年轻的川军具备着以往所没有的身体素质方面的优势,很有潜力可挖掘,看来,四川女排要想重振当日雄风还是需要时间的磨练。

  对于当日的难兄天津女排已崛起为今日的排坛劲旅,四川队教练胡进掩饰不住一脸羡慕。

  的确,目前的天津女排已所向披靡,形成了自己的技战术风格。与八一队和辽宁队硬朗豪放风格不同的是,同样位于北方的天津队却打出了典型的快速灵活的“南派”打法,她们身材不占优势,但却有着“打不死”的超强防守、犀利快速的反击、细腻多变的小球串联和灵活多样的战术组合,使天津女排具备了夺取全国冠军的实力,而今年,杨洁和李娟也出现在主力阵容中,更增加了天津女排的进攻点。

  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一支曾经为保级担忧的弱旅摇身变成所向披靡的劲旅,这成绩的取得决非偶然。而他们的杀手锏就是“苦练”二字。天津女排在全国各支甲级队伍中训练之苦是出了名的。自2001年王保全主教练上任以来,严抓训练,每天,她们的训练时间均超过8个小时,仅练习最苦的“单臂救球”就得一个小时。而无论在联赛中打主场还是客场,第一时间出现在场地进行适应训练的一定是天津队。为了强化后防,教练们不但言传身教,还亲自陪打、陪练,一天下来,每位教练的重力扣球数都接近千次,训练量有的比运动员还大。现在,大部分队员蹲杠铃可达130至140公斤,达到了男子青年队的水平。在天津女排中,没有假期、没有休息日,有的只是没完没了的训练和比赛。

  正因为这魔鬼训练,造就了女排姑娘们扎实的基本功和坚韧不曲的性格,在场上他们团结一致、顽强拚搏的作风给球迷留下深刻印象,这一切也得益于他们日臻成熟的心理状态。目前的天津女排队员都已有了四至六年以上的联赛经验,在经过多年的磨练之后,年轻队员开始步入成熟期。天津队之所以能异军突起,一个关键的原因是心态的平稳,关键时刻能顶住压力,不会产生大的起伏。正是有了这样的心理保证,她们平时的技术才得以在比赛中充分体现,取得与八一队和辽宁队大逆转之战的胜利也就不足为奇了。

  艰苦的训练、顽强的作风、团结的精神和成熟的心态造就了天津女排今日的辉煌,这一切也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胜利的光环必将再次笼罩在天津姑娘的头顶。

  【现场】“梦之队”背后的真实训练课

  记者:我身后就是国家跳水训练基地——天津跳水游泳馆,由于国家跳水训练馆正在维修当中,所以国家跳水队将在这里进行今年为期三个月的冬训,冬训过后国家跳水队将出征明年2月在雅典举行的跳水世界杯,所以冬训的成果至关重要。说道这里您一定很想知道他们究竟是如何训练的,那就不妨和我一同进去看一看吧!

  进入跳水馆,就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与户外的严寒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的环境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70%。我们的摄像机也有些不适应,经过了10分钟的预热才恢复了清晰的视野。

  这次来津的国家跳水队教练员和运动员一行共有52人,不仅包括田亮、胡佳、郭晶晶、吴敏霞等国家队一线主力队员,二线的小队员们也全部来到了天津。为了更好地调整队员的状态,国家队每天都进行长达8个小时的训练。上午是陆上练习,下午从3点开始水上训练。

  看“菜谱”训练

  这一天是我们记者有幸被允许全程跟踪拍摄跳水队的整堂训练课,都说中国跳水队是世界冠军层出不穷的梦之队,相信在平常的训练中应该会有一些独门绝技吧。不过,在现场记者倒是没有窥探到什么独门绝技,只是奇怪地发现每位运动员在训练前都会拿到一张纸,会不会上面就是写着什么训练秘方呢?记者好奇地凑上前去一看,只见纸上是打印得工工整整的表格,表格里标注着该队员当天需要训练的动作名称和练习动作的次数,甚至还有动作提示和错误警告等信息,原来这就是队员们一天的训练“菜谱”呢。

  严格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科学“菜谱”安排每名队员的训练,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克服了训练上的随意性,或许这就是跳水梦之队能永葆活力的秘诀所在吧。不仅如此,在训练馆里,记者还看到了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体能专家和北京体育师范大学的技巧专家,他们正在现场为队员们提供科学的训练指导呢。

  为提高这次冬训的运动效率,力求使各运动员的动作更加规范、准确,国家跳水队还专门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数码摄像机和电脑分析系统,对队员的训练表现进行评测,来帮助运动员更科学有效的进行改进。

  严师出高徒

  11岁的二线小队员刘贺瑞在做完一套完整的动作,钻出水面的时候,总要笔直的站好,朝教练的方向专注的看上一会儿,认真的聆听在岸边的教练对完成动作的讲评。似乎是对刘贺瑞她们几个小队员的表现太不满意了,她们的教练从池边跑到了和5米跳台一样高的看台上,指导着她们的每一跳。这些来自全国各地年仅十来岁的小队员也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重复的训练,在他们看来,教练既是慈母,更是严师。

  这些还处于花季年龄的小队员,或许是因为成为运动员的缘故,言行之中有了一份他们同龄人少有的懂事与老成。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老套的俗话应该已经烙印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了;而就在同一个训练馆里,早已是世界冠军的田亮、郭晶晶也是这么老老实实地刻苦训练,这就是二线小队员们最好的榜样,也是跳水梦之队最好的传统。

  苦中作乐

  现在已经是下午6:17了,这是郭晶晶下午做的第100个动作,也就是说郭晶晶今天下午100次跳入水中,游上岸,走上跳台或是跳板,再跳入水中。极为的枯燥,然而就是在这枯燥的训练中,郭晶晶的脸上时时露出的都是笑容,甚至有时还吹个口哨调节一下。

  不仅如此,在跳水馆里田亮胡佳等几名优秀队员经常能做出一些完美动作,引来队友们的鼓掌喝采声,每当这时队员们无论是在哪个位置,做着什么动作都会为之高兴。

  在“超常努力,超长付出,争上游,铸金牌”的鞭策下,队员们认真的态度感染着我们,放眼望去,跳水馆里的每个人都各尽其责,互不干扰,他们正一步步的实践着奥运的梦想。

  夜幕已经降临,国家跳水队的训练却仍在继续,也许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不断成就着“跳水梦之队”的荣耀。

  【人物】柯受良——飞跃的一生

  姓名:柯受良

  著名演员、特技飞车车手

  1953年出生于浙江宁波

  1992年驾驶摩托车成功飞跃长城

  1997年驾驶跑车成功飞跃黄河

  年过半百刚刚知天命的的柯受良走了,飞越了长城、黄河的亚洲飞人在人们的一片愕然中突然走了;斯人已去,生死两茫茫,在这个令人伤痛的时刻,从我们记忆里复活的,也许更多是那个敢于冒险、勇于挑战极限的大哥柯受良。

  一双有神的眼睛,健康黝黑的肤色,浑身透射着豪气与爽朗,这就是亚洲飞人柯受良,不过人们似乎更愿意亲昵地称呼他“小黑哥”。柯受良出生在浙江宁波的一个小鱼村,在两岁的时候,他随全家迁往了台湾省的台东。柯受良从小就喜好舞刀弄枪,练就了一身好本领,16岁时他独自到台北闯天下,人称“柯大胆”,而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柯受良与飞车特技这一极限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很多人眼里,柯受良是一位敢作敢为的硬汉英雄,从飞跃长城到飞跃黄河,柯受良以自己敢为人先的挑战精神征服了所有人。1992年,柯受良驾驶摩托车成功的飞跃了北京金山岭的长城,作为飞越万里长城的第一人,柯受良的名字和凌空飞越38米的距离一同被收进了吉尼斯世界记录。也许当初柯受良飞跃的初衷只是想赶在外国人之前,抢先完成对长城的飞越,可这一次成功的飞跃却无意之间开创了中国极限运动的历史先河,正是这一次飞跃让国人第一次领略了极限运动的魅力。

  不过,真正让柯受良名声大躁、也真正使极限运动这个概念深入人心的飞跃,还是来自1997年飞跃黄河的壮举。1997年,在迎接香港回归这个重要的历史年份,柯受良将自己的飞跃地点选在了母亲河——黄河;驾驶跑车飞跃近六十米跨度的壶口瀑布这一黄河天堑,柯受良将自己的飞车特技发挥到了极至。随着当时各种媒体的全方位追踪报道,柯受良向人们展示了从事极限运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后勤保障。

  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之上,成千上万双眼睛见证了这一永恒的历史瞬间。尽管飞跃的过程堪称惊险,但柯受良还是如愿获得了成功,连续两次成功的飞跃不仅奠定了柯受良亚洲第一飞人的地位,更使他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同时,柯受良两次成功的飞跃给国人带来的不仅仅是极限运动的概念,还有激励国人从事极限运动的勇气和信心。从1992年柯受良第一次演绎极限飞跃之后的十年时间里,先后总共有12人参与了13次的极限飞跃活动,而从事飞跃之外的极限运动的人群也是越来越多,极限运动成为了倍受国人关注和喜爱的重要运动方式之一了。

  成名之后的柯受良,尽管还有很多飞跃的宏伟计划,但是最终都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付诸实践。柯受良最后一次称得上是飞跃的举动,也许就是一年前他驾车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飞跃神秘的布达拉宫了。与前两次的飞跃不同,驾驶国产的吉利轿车在布达拉宫广场上飞跃,柯受良的这一次飞跃更多的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行为。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为这位亚洲飞人而感动,因为在商业包装下的小黑哥还是不会褪去他那挑战极限、挑战自我的本色。

  这是柯受良在遭遇意外前一天接受的采访,尽管小黑哥多少有些开玩笑的意思,但是玩笑的背后却是这位亚洲飞人永恒的飞跃情结。其实,冒险的代价对于柯受良来说早已明了,可是小黑哥还是无法停止内心的冲动,无法停止飞越的梦想。从他飞越长城、黄河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他一生的飞跃。

  “生如夏花之灿烂 去似秋叶之静美”。飞车生涯三十载,满赋激情与超越,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尽管更多的时候是个艺人,但是他以自己一次又一次的飞跃挑战,为中国的极限运动开创了历史先河;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为更多的国人提供了从事极限运动的勇气和信心,或许这也是我们体育节目要纪念这位亚洲飞人的最重要原因吧。


来源: 天津电视台  2003-12-23 17:22 编辑: 陈瑜
 
本网由北方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