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天津卫视|T1新闻|T2文艺|T3影视|T4都市|T5体育|T6科教|T7少儿|T8公共|T10国际|T11三佳购物|数字频道
 新拍客 | 节目时间表 | 天视剧场 | 广告部 | 卫视广告 | 天视主持人 | 编播动态 | 天视信息 | 天视论坛
今日生活坊 | 今日开庭 | 今日经济报道 | 聚焦房地产 | 今日观察 | 时代智商 | 通信时空 | 汽车时空 | 时 尚 | 四季风
  天津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T1)作为一档沟通民生民情的专业频道,是宏观经济与百姓生活的沟通、是恢弘磅礴“大”经济与津津有味生活的和谐营造。2007年,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观众的收视需求,持续提升频道的品牌价值,天视一套即经济生活频道将全面改版。广大观众熟悉的三档日播栏目《今日经济报道》、《今日开庭》、《今日生活坊》将继续充实节目内容,创新表现形式,同时还将依托“今日”系列品牌的人气优势,全新推出一档蕴含创新意识、顺应百姓需求的周播深度报道栏目《今日观察》。改版后的经济生活频道在节目编排上更加注重频道的基本定位和整体布局,重新调整了原有部分栏目的播出时间,广大观众一定会更有兴趣、更有机会收看到经济生活频道为您奉献的精彩节目。2007年,经济生活频道将用财经资讯、生活服务、深度报道三大内容板块为您打造一套唾手可得的生活指南。 ……详细介绍
  在天津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T1)重拳打造的三档自制日播节目中,您最喜欢哪一档栏目?
今日生活坊
今日开庭
今日经济报道

 Email:t1@enorth.com.cn
 电话:022-23601099
 
 


社区医院 离我们有多远

  导视3:药价偏高,百姓难得实惠。基层医疗服务,到底该由谁来埋单?请继续关注本期话题。

  主持人:您看看,医院也要生存,政府补贴的钱不够,只能自己想办法去挣,这样一来,这看病的费用能便宜下来才怪呢?设备没有大医院的好,诊疗水平没有大医院的高,药价又不便宜,您说,这社区医院拿什么和大医院去竞争,又靠什么来留住患者呢。所以说,社区医院要真正发挥这个基层医疗的作用,要让“小病小痛”能真正走进社区,解决问题的办法啊,就是增加投入。

  解说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政府投入占医院收入的比重平均在30%以上,2000年,这一比重下降到了7.7%。2003年抗击非典,政府投入虽然大幅度增加,这一数字也仅仅为8.4%。

  采访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主任关信平:医疗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它的运行机制可以更多是一种福利性的,公共性的而不是一种商业性的盈利性的。

  采访天津市卫生局局长 张愈:社区卫生服务,不管是城市还是将来农村的乡镇村这一级,它都是提供基本卫生保障的载体,基本的卫生服务,它意味着在公共服务上应该是免费的,在基本医疗服务上应该是按成本收费,就是医院没利润。所以说一个免费,一个没利润,那它要维持怎么办,应该是政府负责,它的人员和运营费用应该由政府付费。

  解说词:伴随着整体经济的发展,2007年,天津市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

  采访天津市财政局社会保障处 副处长 王文庆:今年投入5300多万政府买服务,去年1600多万。

  记者:5300多万主要用在那里?

  天津市财政局社会保障处 副处长 王文庆:主要用在政府买服务,18项服务,预防保健呀。另外塘沽、和平等几个区,政府要全额拨款、收支两条线管理、药品零差价,以药养医体制要被打破。

  观众留声机:

  河西区的王女士留言说:我觉得社区医院之所以没人愿意去,就是因为它没有价格优势。在社区医院看病和在大医院看病的医保报销比例是一样的,这样,谁还愿意去小医院看病啊!

  南开区的陈先生留言说:我认为社区医院就应该完全是公益性的,不论在功能上,还是在运作方式上,它都应该和大医院有所区分,政府在财政上应该多向社区医院倾斜一些。

  观众留言版:

  手机尾号为5512的刘先生发来短信说:我觉得咱们有很多好的制度,但是落实得却不太好。就拿双向转诊来说,小病在社区看不了的就转到大医院,等到了恢复期,再由大医院转回到社区去,这多好啊。关键还是得落到实处啊。

  小灵通尾号为4215的张女士说:我觉得许多人不去社区医院,是因为他们对社区医院还不太了解,比说发烧感冒,还有一些慢性病、多发病,其实在社区医院里就完全可以看得了,干嘛非得去大医院挤啊。

  主持人:最后一位朋友说的有理,咱们还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社区医院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还有,这几年来,咱们国家对社区医院的发展确实也是越来越重视了。今年天津市就提出了,要对塘沽、和平和河西三个区的药品采购体系进行调整,按照药品成交价格“零差价率”向社区居民销售。也就是说,药品生产企业向社区医院销售药品时,要按出厂价给,中间不加价。这样一来,这药品的价格就能降下来了。说来说去,社区医院,本应该是咱“家门口的医生”,它的成长,不仅需要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还需要咱们全体市民的精心灌溉,您说是这个理吧?好了,我们下周再见。

 
来源: 天津电视台  2007-03-19 08:54 编辑: 宋冶盛
[发表评论]
 
 
 
本网由北方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