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天津卫视|T1新闻|T2文艺|T3影视|T4都市|T5体育|T6科教|T7少儿|T8公共|T10国际|T11三佳购物|数字频道
 新拍客 | 节目时间表 | 天视剧场 | 广告部 | 卫视广告 | 天视主持人 | 编播动态 | 天视信息 | 天视论坛
    2006年元旦天津电视台将对卫视频道进行开播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造。强档栏目领衔,王牌主持加盟,重金剧场亮相,全新的卫视频道将给您带来震撼的感受。>详细
  

尹畅

胡可

丁篷

李强

那威

李斌

史超

黄小蕾
·《一千滴眼泪》
·《迅雷急先锋》
·《爱情句号》
·《夺子战争》
·《夜来香》
·《我是一颗小草》
·《柳叶刀》
·《真情无限之养母.生母》
Email:tjweishipindao@sina.com
电话:022-23602353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卫津路143号 邮编:300070

“一元钱”学校


  本期导视:“一元钱”学校

  贫困外来工子女走进廉价地下小学,危房陋室难圆孩子求学梦。敬请收看本期新闻视线。

  本期嘉宾: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所长 王来华

  播出时间:9月6日22:20

  演播室

  主持人:无限新闻空间,视线随我延伸,欢迎收看今天的新闻视线。在天津,大部分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都已经进入了天津的正规学校读书,但是依然有一小部分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进入正规的学校学习。于是在外来工集中的地方,有人建起了这样的学校,孩子们每天只要带着一块钱就可以在这里学习知识,周围的居民都把它称为“一元钱学校”。时间长了,来这里的孩子多了,这些一元钱学校虽然不再每天只收一元钱,但是这里依然是贫困的外来工子女学习知识最廉价的学校。

  短片

  学生:我是湖北来的。

  记者:你是哪里的?

  学生:安徽。

  记者:你呢?

  学生:安徽。

  (画外音)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都来自贫困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而他们身后这座屋子和院子加起来仅仅150平方米的四合院,就是他们的学校。在这里上学的有100多个孩子,分属于学前班、一年级和二年级三个年级,但是老师就只有张丽琴一个,有的时候她不得不先安排一个年级的学生自习,然后再去给另外一个年级讲课。孩子们的课外活动也就是在这个几十平方米的操场上进行,这样的学习环境虽然简陋,孩子们学习起来却热情十足,谈起自己的学校他们都非常喜欢。

  教师:因为他们流动性比较大,家庭收入不稳定,这部分孩子就进不了国办小学。我就看这里刘家房子周围这一带外来人口很多,就在这里办起了这座学校。

  (画外音)这些孩子们的家长,也就是一些贫困的外来工,把孩子放在这里,他们在放心之余,也有一些无奈。

  家长:(学费)价格比较便宜,收费比较低廉,有的时候钱没有,可以给我们宽限一阵子。

  演播室

  主持人:好,欢迎回到我们的演播室。今天我的演播室请到的是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的所长王来华老师,王老师,欢迎来到我们的演播室。我们刚才在短片里面看到了非常简陋的地下学校,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的城市里面会出现这样一种地下学校呢?

  王所长:我觉得简单的回答这个问题就是“需要”两个字。就是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选择这样的学校来上学,有些自己的特殊原因,首先他们随他们父母到这里来,因为父母的工作不稳定,经常流动,所以他们很难在一个固定的学校里面学习,这是一个原因。再有就是他们的家庭生活状况普遍不会很好,还有就是这些孩子从开始上学就不是很正规,所以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可能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学习成绩比较差,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要上学所以最终只能走向这些叫“一元钱学校”也好,叫“地下学校”也好,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主持人:应该说这些年来,不管是从中央还是到地方政府,都特别重视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情况,出台了很多政策,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相关情况。

  短片

  (画外音)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难的问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受到了重视,1996年天津市制定、下发了有关政策,确定了流动儿童入学将以公立学校为主渠道的思路,针对这部门学生的流动性,无论是入学还是插班,公立学校将随时接纳,来去自由。但据了解,目前在义务教育的整体规划上,基础教育由县、乡财政管理的教育体制,流动儿童仍然被排除在整体规划之外,流动儿童虽然进入公立学校就读,但除了交纳必要的书费、学费、校服费等等费用之外,还要交纳每年至少500元的教育补偿金,这也就成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正规学校的最大障碍。

  演播室

  主持人:好,继续回到我们的演播室。王老师,我们在前期采访的时候可能了解到,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之所以无法进入正规的小学读书,每年要交纳500元的教育补偿金,那这些爱心学校就能真正彻底的解决这些问题吗?

  王所长:我个人认为,只能解决部分的问题。因为这样的学校除了从师资、教学设备以及他所教学的内容,从这方面来讲,和正规的教育差距很大,所以单凭这些方面来看,就不可能完全满足这些孩子们正常教育的需要。

  主持人:可能说办学条件差应该就是最大的差距之一。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这些学校不管是称之为“爱心学校”,还是“地下学校”也好,他们不管是师资力量还是办学条件,可以说都是非常简陋的。我们也有一个短片,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短片

  (画外音)目前在天津的“地下小学”有不少,但是大都办学条件奇差。教学面积小,课程开设单一,有的“地下小学”根本没有统一的教学课本,老师传授的知识也就是类似于扫盲班的内容。

  谈到学校里开设的课程少,学到的东西不多,孩子们的家长却显得并不担心。

  听张老师介绍,因为外来务工人员大都生活不稳定,流动性较强,孩子们也就随着父母南征北战,就连学校里这么一点儿东西,有些孩子也学不了多久就离开了。

  演播室

  主持人:好,继续回到我们的演播室。王老师我们刚才也谈到了说这种“爱心学校”或者说是“地下学校”,已经不能真正解决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子女的一些受教育问题。虽然说我们社会现在已经是给予很大帮助,有一大部分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子女可以进入正规学校去读书,那其他剩下的一小部分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问题,我们到底能不能真正去解决?

  王所长:我觉得从目前情况看很难做到真正解决,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还是有可能的。我们今天主要谈孩子的问题,这直接涉及到他们的父母就是农民工(问题),那么实际上这个问题它的意义远比教育还要大。农民工到城市里来,实际上是我们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三农”问题中间的一个部分。我们应该说,尽管下了很大的功夫,投入了很多的力量,来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但是可以说,特别是从根本上讲,我们对这个农民工进城还有很多门槛,就是有一些政策不到位的地方,有些服务不到位的地方,另外就是我们有一部分城市人,还用另外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歧视他们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大背景下,同时解决好他们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是重视和关心他们,当然这个因素可能还不够。比如说我们还需要一些资金的投入,我们还需要建立一些专门的教育设施,招聘一些专门的人员包括教学的和管理的这些因素都很重要。由于外来务工人员他的流动性是很强的,孩子们又有些特殊性,那么我们要提供的教育可能和正规的教育,还不能完全划等号。这些教育应该更多的有针对性,要在针对性上下功夫做文章,我们现在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提供的东西还是远远不够的,要办的事太多了。

 

来源: 天津电视台  2004-09-07 14:30 编辑: 蔡玉昕
[发表评论]

 
 
本网由北方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