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天津卫视|T1新闻|T2文艺|T3影视|T4都市|T5体育|T6科教|T7少儿|T8公共|T10国际|T11三佳购物|数字频道
 新拍客 | 节目时间表 | 天视剧场 | 广告部 | 卫视广告 | 天视主持人 | 编播动态 | 天视信息 | 天视论坛
    2006年元旦天津电视台将对卫视频道进行开播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造。强档栏目领衔,王牌主持加盟,重金剧场亮相,全新的卫视频道将给您带来震撼的感受。>详细
  

尹畅

胡可

丁篷

李强

那威

李斌

史超

黄小蕾
·《一千滴眼泪》
·《迅雷急先锋》
·《爱情句号》
·《夺子战争》
·《夜来香》
·《我是一颗小草》
·《柳叶刀》
·《真情无限之养母.生母》
Email:tjweishipindao@sina.com
电话:022-23602353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卫津路143号 邮编:300070

养老院住进中年人


  本期导视:养老院住进中年人

  养老院住进了越来越多的中年人,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这里能否成为他们人生中的避风港,养老院住进中年人。敬请收看本期新闻视线!

  本期嘉宾:天津社会科学院教授 郝麦收

  播出时间:12月15日 22:20

  演播室

  主持人:无限新闻空间,视线随我延伸,欢迎收看今天的《新闻视线》。一提到养老院,在我们许多人的印象中,顾名思义就是为一些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颐养天年的场所。但是最近几年来,在天津市一百多家养老机构中,却住进四五十岁甚至是三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年人将养老院作为他们人生中临时的救助站中转站,甚至是走向人生终点的栖息地。

  短片

  (画外音)在天津市南开区某养老院记者见到了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刘先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四十岁正是事业、家庭蒸蒸日上的阶段。而刘先生却在他人生最重要的时刻选择了另外的一种生活方式住进了养老院,当我们问起他当时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时刘先生说最初的选择实数无奈之举。

  刘先生:和妻子有一些隔阂,我们俩就分开了。当时我在外面做一些生意,后来就遇到一些挫折,当时我的心情就比较沮丧,就觉得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当时就心理压力比较大,承受不了了,总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

  记者:那您怎么不去医院看看,看看心理医生?

  刘先生:怎么说呢,当时经济条件也达不到。后来有一次朋友介绍养老院,在这里生活一日三餐都有保障生活比较舒心,比较不错,当时我就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调理心情,后来就来到这里了。

  (画外音)现在刘先生已经在养老院生活了近半年的时间了,他对我们说如果当时是无奈之举的话现在他已经很习惯这里的生活了,作为人生中一个临时的避风港他觉得在这里找到了平静生活的场所,这里也将成为他重新步入社会的一个新的起点。

  演播室

  主持人:好,今天我们演播室就请到了天津社会科学院的郝麦收教授,郝教授,您好,非常欢迎来到我们的演播室。我手上有一个数据,说现在中年人住进养老院的比例已经达到了养老院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左右,并且在以每年平均百分之三的这样一个速度在增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

  郝教授:这个现象我们管它叫中年的“泛老”现象,本来老年公寓是老人住,它是中年人来住,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名词,什么是中年人。在代距学里讲到中年人是指41到61岁的人,现在这个现象叫“错龄入院”。就是说事业挫折、婚姻不幸、亲子对抗,在人生中发生了危机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调试自己,到养老院来居住。

  主持人:变成避风的一个港湾。

  郝教授:避风的港湾,人生的驿站。还有的呢,它有一个现象,他不是发生了什么问题了,他是考察一下。比如说五十七、八岁的人,他到这儿住一个月、两个月,为他的老做准备了。还有的就是说私密入院,他有些事情到这里来,好好调理一下,就来入院了。一般像这样的情况来说呢都是比较短期的,但有长期的,你比方说呢,它是一个走向人生终点的栖息地。它是一般是什么样的中年人呢,精神有些毛病,身体有些残疾,照顾不了自己了,姊妹照顾不了,都要上班,父母都老了,这种情况下到养老院来照顾吧,一般就是说这部分人是长期住的。

  主持人:那一部分的人居多是不是您刚提到的那种危机意识比较强的?

  郝教授:对。他这个危机入院还是比较多的,应当说危机入院呢比例应当占百分之六十五左右。

  短片

  (画外音)据天津市民政局统计天津市现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34万余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所占比例不到1%,即一万余人。目前我市有140余家养老机构虽然没有达到国家的要求,但是大多数的入住率却明显不足。天津养老机构的从业人员面对中年人比例平均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递长的社会现象却有着他们不同的看法。

  天津市友缘养老院院长薛永惠:养老院就界于医院跟家庭之间,有简单的护理,但是也有一点儿医学的常识。另外它是一个大家庭,能包容许多思想上有点儿不太健康的人或者是中年人,一开始沉默寡言,一点点接受了,认为自己也不老,能帮助院里做点儿简单的事儿。

  天津市鹤童老年福利协会副秘书长张雁:它对老年人是一种冲击,因为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也好,生活需求也好,跟中年人截然不同。所以我们对老年人的这种服务对中年人也不适合,所以它根本不是说的进入这个行列里的这个年龄段。

  (画外音)而老人们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记者:如果他们跟你聊聊天什么的,你心里会不会开心?

  养老院老人:那是开心的,一块儿出去吃吃饭呀,找我来聊聊天,那这个好呀。

  演播室

  主持人:那这些三、四十岁呀,五十岁这样一些中年人,他们住进养老院,会对这些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的生活会产生影响吗?

  郝教授:我想影响是肯定有的。但是它这个影响是正面影响呢,还是负面影,我认为正面影响巨大。也就是说他们这个中年人入院呢,和老年人不发生排斥。它有三个欢迎,就是说老年人欢迎他来,老年人需要中年人他来以后呢,可以在一块儿聊聊天呀,他不是一个年龄档次的人,他话还能说到一起,这是一个。而且中年人入院以后呢,还帮助老年人打打水呀、干点儿活呀,这是老年人欢迎。还有就是老年公寓的中年人他也欢迎,因为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呀,咱们天津市一百四、五十所养老院呢少数是住满的,大多数还没有住满。所以作为中年人来说,(中年人)来以后,他也有一份经济收入,作为中年人当然他自己也愿意来。

  主持人:那我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评论,就是关于这样一些有危机意识的中年人他们住进养老院,说他们是为了逃避社会、逃避人群的这样一种心理,说住进养老院应该不是一个根本的解决方法,最终他们还是要从养老院这样一个小社会回归到大社会。那会不会最直接的方法是在我们大社会里面能帮他们疗伤、治好?

  郝教授:我非常赞成你这个看法。你比如说,我们大社会里一定给这些曾经受过伤的中年人提供从新创业、从走人生的一个条件,你比如说,这些人一般来说都走出企业了,或者说下岗了,或者说失业了,那么说他失掉了企业的关心,紧接着我们就应该给他以社区的关爱,就是说对社工我们进行培训,让他们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社会工作者,提高他们的素质,让他们做这些人的工作。那就是社工调节他们的心理,社区要记得这些人,要心里有数,要送温暖到家,同时应该化解他心里的矛盾。这样调节呢,针对性更强,目的性更明确,帮助效果更大。

  主持人:有助于他们更快更好地恢复,走入社会。

  郝教授:对,回归社会。

 

来源: 天津电视台  2004-12-16 12:57 编辑: 蔡玉昕
[发表评论]

 
 
本网由北方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