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天津卫视|T1新闻|T2文艺|T3影视|T4都市|T5体育|T6科教|T7少儿|T8公共|T10国际|T11三佳购物|数字频道
 新拍客 | 节目时间表 | 天视剧场 | 广告部 | 卫视广告 | 天视主持人 | 编播动态 | 天视信息 | 天视论坛
    2006年元旦天津电视台将对卫视频道进行开播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造。强档栏目领衔,王牌主持加盟,重金剧场亮相,全新的卫视频道将给您带来震撼的感受。>详细
  

尹畅

胡可

丁篷

李强

那威

李斌

史超

黄小蕾
·《一千滴眼泪》
·《迅雷急先锋》
·《爱情句号》
·《夺子战争》
·《夜来香》
·《我是一颗小草》
·《柳叶刀》
·《真情无限之养母.生母》
Email:tjweishipindao@sina.com
电话:022-23602353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卫津路143号 邮编:300070

55年前的战争


  主持人:观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新闻标点,《新闻标点》,标点新闻!55年前,应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政府的请求以及保卫国家安全的需要,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的战略决策。于是在1950年的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就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那场战争。

  主持人:我们今天为您请的第一位嘉宾就是当年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战争的于勤恺老人,于老您好!

  于勤恺:您好!

  主持人:您是什么时候赴的朝鲜?

  于勤恺:我是1951年,从天津出发的。

  主持人:那是第几批了?

  于勤恺:第二批。

  主持人:您在朝鲜一共待了多长时间?

  于勤恺:待了三年多。停战以后,为了防止美帝国主义和南朝鲜的伪军反扑,我们又在那儿多待了一年。

  主持人:就是战争之后又待了一年多。

  于勤恺:对了,就是防止他反扑。他签了字了,他要是不守信用呢?那没有军队不行。

  主持人:是不是第二批进的朝鲜,但是是最后一批撤出来的

  于勤恺:最后回国的。

  主持人:整个三年多的时间,有印象吗?计算过吗?参加过多少次的战争?

  于勤恺:这么说吧,我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亲历者,而且在整个两年多战斗的生死搏斗,也有许多场。但是印象最深的还是抗美援朝整个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这次战役叫“夏季反击战役”,是整个志愿军一起打的,我们打了其中一个最关键的战斗,“奇袭白虎团”。打这个仗是当时的中国人民志愿军203师。

  主持人:您的说这场战役的名称很多人都会非常熟悉,有一个现代京剧叫《袭击白虎团》。是一回事吗?

  于勤恺:是一回事,就是在那个基础上改变的。

  主持人:这是在哪年的时候?

  于勤恺:1953年的7月13号,7月13日号的晚上9点,这个战役发起了总攻,发起总攻之前,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用607团的一个侦察班,由副排长杨育才带领,全部穿上南朝鲜军队的服装,化装成敌人,突然袭击。袭击的目标是南朝鲜伪首都师的白虎团,南朝鲜的首都师在南朝鲜部队里头是个王牌师。

  首都师里头第一团不用番号,一、二、三、四,起名字叫“白虎团”,“白虎团”又是首都师里头的王牌,这个师本来就是最精锐的部队,“奇袭白虎团”、“奇袭白虎团”就是侦查班,第一个战斗目标就是打掉白虎团的团部,先把他们的指挥机构打掉。因为我们的正面就是白虎团的布防阵线,他们都是永久性的设防。火力配备由555榴弹炮营,这是参加过第三次世界大战,当时那个年代在炮兵里头也是王牌。所以我们这个打法!如果是硬打硬拼,凭我们的火力,从各方面来进,那不占优势。

  主持人:所以要叫奇袭。

  于勤恺:想了一个办法奇袭,这个战斗方案一直报志司,一直到军、师批准以后才实施。但是在奇袭过程当中,经历也是十分的曲折。和样板戏里头,当然样板戏红旗一飘,呼啦就万岁就胜利的,岂止如此。

  于勤恺:王团长,实际上当时的团长是于耀江。这个无所谓了。这个事的的确确是真事,这个仗打得非常漂亮,但是非常艰苦也非常曲折。他这个班是怎么进去的,怎么突破敌人的前沿,完全用我们的炮火把他送过去,说你这个炮弹怎么把一个送过去呢?就把步行的速度,和炮弹延伸射击的速度测量好,你一能分钟跑多少步,炮火五分钟能延长多少系,都测量好了,就忽忽,所有的炮火一起开火的,一打过去全部是一片火海,就让炮火把一个班送过去,送到炮火延伸够不到的那个位置了,那就靠你这个侦查班怎么办了?第一个碰到的就是美国三五六弹炮营。这就麻烦了,他这个班一共是12个人,配备了4个会说朝鲜话的朝鲜翻译,这个好办,这个咱们东北的部队里头,有的是朝鲜族的,都是朝鲜的战士,有4个。英语怎么办?不会说了,战前向军里致辞,请求派了一个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大学生当英语翻译。英语翻译也解决了,解决可是解决了,这个大学生没有经过战斗了,一碰上美国兵,人家那儿“Hello”,人家副排长上去搭话,他就傻了眼了,一句话说也说不出来了。

  主持人:太紧张了。

  于勤恺:他没有战斗经验啊。这一看不行,事情不好,赶紧又叫朝鲜翻译。美国部队里头也配备了朝鲜翻译,因为在朝鲜作战嘛,这样一答话,说通了,说我们是哪个,一枪没打,顺利通过。这样子,一个关口算过去,第一道关口过去以后,后面基本上就是畅通无阻了。从我们的出发地到白虎团团部的二轻洞洞口。二轻洞洞口有一个标记,是一道山沟,山道的洞口有一个歪脖子的小松树,因为那时候地图上不标这个,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标记,晚上就这样子也不准打手电,也没有什么光线,照明的灯光什么都没有。一直摸到这个口上这是一条山路,这路确实有一个歪脖的小松树,是不是这就是白虎团的团部,往里走。杨玉才带着侦查班走了没多远,就100多米,看到一个大空洞里面灯火辉煌,白虎团团部正在开会,他就没有更多的,没加思索,说这就是团部,一看灯火,他外头外面的碉堡里头有小窗户,看得清清楚楚都是南朝鲜的军官在开会,杨玉才一回首“打!”,那时候投不是手榴弹,叫手雷,手雷是干什么的?是打坦克,比手榴弹的威力大100倍,他能炸坦克,马上塞进去两个手雷,整个解决这个团部,12分钟结束了战斗。

  这场战斗到开始到解决白虎团那还是比较顺利,下来的战斗就不行。紧接着了609团的第二营要攻占前方一个高地,叫南天峰,这个南天峰大概有1000多米,在北朝鲜那就是一个高度比较高的一个山头,它这个山头往北要控制北朝鲜几十里路,往南要控制南朝鲜的几十里路,这是一个很高的制高点,我们的任务就是抢占这个制高点。在这个时候,战争就体现了它的特殊性,当时7月份在下着雨,朝鲜这个道路都很不坚固,结果我们这个坦克车一压,都给压垮了。其中有一辆坦克就堵在路上,后来的炮兵啊、炮车啊,什么什么都上不去,只有步兵抢占南天峰,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重火器支援的情况下,我们还是打下来了。打下来的时候,天就要亮了。天一亮我们的劣势就明显了。没有防空力量,没有空军支援,高射炮也带不上去。敌人的飞机就发了疯似的,从天亮开始,大概是五点半左右,我那个时候已经到达了二轻洞洞口,五点半开始第一批轰炸机就到了,他不到目标,不是现在飞机投弹找什么目标,看着电视,当当“没有,飞行员领任务的时候,就他给一份地图,在这个平方公里你把你所有带的炸弹全部倾泻下去。这个我是亲身经历的,没有办法,我没办法防空,我就找了一个小的绝壁,有两三米高的绝壁,就靠在那儿,按靠在那儿第一批轰炸流散弹,“刷”,我觉得我的膝盖不对,热乎了,我一摸,就出血的。

  主持人:像您刚才讲的这么密集的轰炸,而且还是有战术性的。

  于勤恺:就是就是!

  主持人:伤亡肯定会很大。

  于勤恺:这个问题啊,我们在这次战斗,一个师,整个伤亡了1100多(人)。这个代价还是很大很大的。

  主持人:刚才于老师他在的一些经历,应该说的确让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特别是像我们这些年轻人提供了很多信息,特别是提供的很多具有教育意义的信息,让我们了解很多。我们先休息一下,广告之后我们再来请另外一位嘉宾。

  主持人:欢迎回来继续收看《新闻标点》,说到抗美援朝战争,可能很多人是通过电影有进一步的了解,比如说《英雄儿女》,比如说《上甘岭》,上甘岭这场战役,应该说很特别,它整整持续43天,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当中,是敌我双方持续最长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当中涌现出了很多英雄的人物,比如说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的——黄继光。我们一起来看《上甘岭》电影的一个片断。

  主持人:我们今天还特意请到了一位当年曾经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一位老战士,我们有请李治李老。您好,李老。

  李治:你好!

  主持人:您坐。

  主持人:刚才我们说到上甘岭战役,我先问您为什么那场战役叫做上甘岭战役?

  李治:这个上甘岭大家都认为可能是一个山头,实际上上甘岭它是一个村子,它是一个村子的名字叫上甘岭。

  主持人:哦,是村子的名字叫上甘岭,不是说“山”。

  李治:我说我参加上甘岭战役我参加的是后半段,后半团是前半段是12军打的,当时整个上甘岭战役打了40多天,我们这个营是进入阵地以后,从进入阵地到整个上甘岭战役的全部胜利。我在上甘岭阵地上坚持了22个昼夜。

  李治:这场战役如果说按当时军解的评价,在当时那个年代里边儿,是最激烈、最残酷、持续时间比较长的一次,就是说当时的现代战争。

  主持人:您给我们讲一下,您亲身经历的究竟怎么残酷?怎么艰苦?

  李治:这个,我先给你说这个就双方的就因为它阵地很小,我刚才已经讲到了,是两个前沿连队,这两个前沿连队里面,因为面积很总共不到三平方公里这么大的地方,双方集中了大量的飞机、坦克和炮兵、敌人的飞机、坦克、炮兵当然强大了,我们也尽量集中我们的火力,双方在这个地方,争夺这两座山头,因为反复争夺,打过来打过去,当时这个阵地打像拉锯战,白天敌人占领,因为白天敌人有飞机、坦克大炮,我们阵地守不住,白天敌人攻上来,黑夜我们返下去。就这么来回,每天晚上返,每天白天敌人攻。所以在我进入阵地的时候,整个阵地上原来15军的攻势已经基本上都报废了,除了留下残余的几条小坑道以外,阵地已经基本上都打票平了,整个山头597.9,537.7,我进入阵地的时候,这个标高已经将近了一米,最后有的写到整个阵地将近了三米,山头缩小的去三米,你想炮火都多重,阵地上的攻势,那像现在我们这些军政野战攻势全部都没有了。

  李治:原来在你个地方挖了几个小坑道,长坑道打成短坑道,短坑道打原来是这么平行,一般的开口,平道开进去,等我们竞争的坑道口,就像咱们北方人下菜窖一样,从上面往下下,就剩下这么一个口,人能钻进去能钻出来这么一个口,什么原因呢?就是山上的土流下来,把口都填满了。所以阵地火力的激烈啊、残酷可想而知。因为敌人打不光在山头上集中,集中了以后把你的后面把你交通都给你……因为人家的空军强大,人家把你的后方切断,把你供应切断所以咱们到上甘岭作战,正好是现在我,在53年前正好在阵地上…

  主持人:10月底的时候?

  李治:哎哟,还不是,还错了一个月。11月份才进去。

  主持人:那时候是冬季。

  李治:气侯这么冷,我们上去的次数天寒地冻,上去以后,第一,咱们说这个弹药,部队打仗需要消耗大量的弹药,我们的弹药现在就是后方供应的弹药往前送的弹药,离前沿阵地还有20里路,这20路全靠什么人背呢?全靠人背上往前面送,一个是敌人炮火封锁战场,你进不去,一个你也没有路。弹药供应非常困难。送弹药的这个我们说实话,我们是一个团在前面作战,后面一个团专门包装弹药,一个团往上背弹药。战士们形容,往上送弹药比打冲锋其艰难呢,他要背包四上弹药,朝鲜那时候又下了一场雪,是冰天雪地,现在路也滑,战士在崎岖小道爬着、背着把弹药送到阵地上面去,20里路送到前沿阵地,这20里路发出去的弹药,比如说发出去100箱,到阵地上能不能落到20箱就不一定了。人也死了,弹药也丢了。这是一个作战物质往上供应的困难。

  那么吃的东西呢,同样上甘岭上没有水喝。我们的上甘岭因为它是冬季作战没有水喝。开始是往上背水,就是拿那个咱们过去方的那个煤油桶,拿那个煤油桶背水,还有一个能装的水囊,战士们能背动的一桶水背上,这个背的水往上一背,子弹一打水就漏了,漏了就送不上去。送不上去又想了一个办法,就是送朝鲜的苹果,尽管朝鲜的苹果很多,但是朝鲜的苹果也远远供不上,赶到阵地也是留到极少数的。

  后来就是那个大白萝卜,只要能解渴的东西,把这些东西啊,背上白萝卜拿上去,那玩意儿吃了以后,天天吃白萝卜那人受不了啊,白萝卜吃了以后怎么办呢?白萝卜拿上去以后,开始大家嚼也行,后来吃了以后就不行,就把萝卜拿出去以后,放到冰上面去冻,冻了以后挂上面冰凌茬,挤出冰凌茬吃点那个东西。战士们没有水喝怎么办?有的时候就把抗道里面有小坑道,把那个雨布吊起来,人多那不是雨布上顶上,咱们都说喝水嘛,他弄到雨布上颗颗水接着喝一点。

  主持人:就是我们说的哈气的那个。就是在雨布上……

  李治:哎……就是那样。系到顶部上的,滴雨布上的,那个战士们在喝到上面。有的战士们就讲,这个凡是能解渴能救命的就尽量想法。

  主持人:刚才因为您讲是生活方面很难得到保障,但当时据说志愿军和美军那边的武器装备应该说也有很大的差距,说美军已经武装到了牙齿,我们那边还是小米加步枪。

  李治:咱就是靠人民解放军,靠中国人民志愿军这种精神。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不怕死的精神,就像咱们刚才像奇袭白虎团还有就是咱们那个《英雄儿女》就靠那些精神,说实话,咱们的伤亡也是很大很大的。

  主持人:的确是这方面的在物质方面的差距非常大,但是靠这种精神、靠这种牺牲换来了最后的胜利,的确是再回忆起来像于老说的,堪回首,也不堪回首…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个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当中,真中国人民支援进在很大程度上也得到了朝鲜当地民众的一些支持和…怎么讲?帮助也好,我们休息一下。回头我们接着再聊这方面的话题。

  主持人:欢迎继续收看《新闻标点》。刚才我们提到抗美援朝,可能很多人会想到一些经典电影,比如说像《英雄儿女》,那么提到《英雄儿女》呢可能很多人印象最深的是里面的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其实呢应该说整个的战争或者说整个的电影里面。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片断。

  主持人:刚才片断我们看到了,里边一位老大爷朝鲜的老大爷,救王方这样的片断,应该说在整个战争当中,这样的情况也会时有发生,不知道二位在战争当中有没有没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

  李治:我都是继承指挥干部。我们在抗美援出国以前,毛主席对我们有个教导,要爱护朝鲜人民“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么就是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以后,在国内作战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朝鲜以后,要遵守朝鲜的风俗习惯,一些语言习惯等等。要爱护朝鲜民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我们到了朝鲜以后,给我的教育就是把一些东西,你看到了朝鲜以后,一片废墟。所有的村庄里面全部变成洼地,一片废墟。但是我们看到朝鲜人民,他的年轻人已经是全国动员都上了前线了。留下的老年人还有妇女,我们整个路上的调整大部分都是女,大部分都是女的,老年人在家,地也耕不了,但是也能种点地啥。老年人在家。我们入朝以后,因为这个语言不通,入朝以后我们开始使用地图,使用地图里面呢,地图上面朝鲜的地图我们觉得使用还是不错的。朝鲜有个好处,他所有的门牌号码都是中文,所以有的时候,你到一个村子里面,你能够在废墟当中能够找到一个门牌号码,就知道这是什么村子了。除了这个以外,全靠老百姓给我们带路。带路呢我们就是请这些老大爷,有时候实在抓不着,就找妇女问一下。所以说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以后,就是打防空枪、做调整带路,是一个支援。再一个呢,朝鲜人民尽管是在战争爆发以后受到那么大损失,剩下的部队以后,咱们反正我所作战的部队来面,我们部队在上甘岭。我们在这两个山头中间,中间有一个朝鲜人民指挥所,我们共同地合作。他那边他们要向最高指挥部反映情况,我们这边要向我们的最高指挥部反映情况,所以指挥部都是联合的。那么我们刚才说到这儿呢,我们吃苹果,吃的哪里的呢?吃的不都是咱们国内地区的?朝鲜产苹果,吃的白萝卜也是就地老百姓支援的,就地老百姓用的草带,后来以后就是草带子被、麻袋也没有了,就是草带子被。都是老百姓给编制的。你有了苹果、你还有一个装的口袋,拿什么东西呢?朝鲜老百姓帮你编的。

  当然我们这些就是在前线作战的,老百姓打得也没有了,你想住老百姓房子也没有了,他们住在他们的防空洞,我们住在我们的防空洞,但是也不能说就是朝鲜老百姓全部割断了。也有那个洞不多了。

  李治:老百姓呢到那里以后就像,我不是说了吗给你带路,修路,又是飞机炸坏了以后,谁给你修的路?我们看电影不都是老百姓给你修路,我们的伤员前面装下来,还是那些老大爷、老太婆给我们抬伤员啊。我们在前线当然不可能把老百性都拉到第一线阵地作战,但是后面的老百姓他就是我们作战的力量。也是我们作战的一部分。所以说,我们入朝有毛主席的指示,不动朝鲜人民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反过来讲,朝鲜人民对我们在朝鲜作战,尽管他们在金钱上、物质上拿不出多少,但是他们在精神上他力所能及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咱们有一个电影现在好多年了一直不放,就是一个意思,那个电影里头反映了很多情况,就是朝鲜人民对我们中国人民,包括伤员的抢救。

 

来源: 天津电视台  2005-11-01 16:06 编辑: 陈瑜
[发表评论]

 
 
本网由北方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