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天津卫视|T1新闻|T2文艺|T3影视|T4都市|T5体育|T6科教|T7少儿|T8公共|T10国际|T11三佳购物|数字频道
 新拍客 | 节目时间表 | 天视剧场 | 广告部 | 卫视广告 | 天视主持人 | 编播动态 | 天视信息 | 天视论坛
    2006年元旦天津电视台将对卫视频道进行开播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造。强档栏目领衔,王牌主持加盟,重金剧场亮相,全新的卫视频道将给您带来震撼的感受。>详细
  

尹畅

胡可

丁篷

李强

那威

李斌

史超

黄小蕾
·《一千滴眼泪》
·《迅雷急先锋》
·《爱情句号》
·《夺子战争》
·《夜来香》
·《我是一颗小草》
·《柳叶刀》
·《真情无限之养母.生母》
Email:tjweishipindao@sina.com
电话:022-23602353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卫津路143号 邮编:300070

百家姓村和谐故事


  主持人:观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新闻标点》,《新闻标点》、标点新闻。我们今天要标点的新闻是跟姓氏有关,您可能觉得这个姓氏没什么可说,因为平时生活中所接触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姓,什么赵钱孙李、周武郑王,但如果让您一口气说出100多个姓,恐怕有相当的难度,可是这个对于天津市大港区东升村的人你说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这个村子里面不同姓氏的人特别多,加起来就会有100多个。

  (短片)

  主持人:为您介绍今天节目的几位嘉宾前两位是东升村的党代表,第一位是李永昌书记,第二位是现任东升村村长赵金生,您好。第三位嘉宾是天津市委党校的漆玲教授。也是我们的老朋友。我想先问东升村同志,这么多人怎么凑到一块儿的。

  李永昌:东升村开始是1956年沧州地区安排开荒。

  主持人:就是1956年是吗?

  李永昌:对!是开荒过来的。原来的东升村是哪儿的人呢?是阜城县的人,开荒过来以后,流动性很大。

  李永昌:现在的人不光是阜城县的了。有泾县,当时村名叫团结村,有一个建筑队,后来跟东升合并,因为当时东升人不多了,开荒的人走了一部分,再加上那时候是公社企业,有一个砖瓦厂,缝纫厂和鞋厂跟东升村合并了。到了66年,66年合并以后,固城县的一个“原经寺村”合并到东升村来了,等于四大块凑合成的存在,就是现在的东升。

  赵金生:听老人说,64年有一些个走的,还有一些个合并的,到最后形成,66年再早的话,姓还多,达到120多个姓,有亡故的、有迁走的,他有这种情况。

  主持人:现在有统计吗?最准确的有多少,100?

  赵金生:最准确的人口109个姓,人口是1372人。

  主持人:刚才片里面也看到一些采访,听说这个村关系处得特别好,是这样吗?

  赵金生:是这样的,村子按俗话是叫做杂姓村,没有家族观念。

  主持人:可是一般的理解,这个村里面有几个大户人家、大姓,这里面关系可能会比较好,都是姓林或者姓什么这个根本毫不相干,为什么还能够处得这么好呢?

  赵金生:这方面来自五湖四海,每一家都是单门单户出的,当时出来的时候都是青壮年,没有说现在亲戚一大帮,没有什么事不用求外人,自己都解决了,这个村都是靠……这个村跟一家人的关系一样,你有事,大伙儿都去帮,从那个时候形成这么一个传统,谁家有什么用人多一点的事,那时候开荒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一点,那时都是大洼、住账篷、搭土坯房,比较明显的地方,到现在大人小孩比较自豪的时间,盖土坯房的时候,谁家要是盖,每家人都抽人去盖,并且不在主家吃饭。

  主持人:不给报酬、也不吃一顿饭。

  赵金生:什么报酬也没有,干完活就回自己家吃饭去了,那时候就体现特别团结。

  主持人:您二位帮人家盖过房子吗?

  李永昌:都盖过。人家也帮咱盖过。

  赵金生:那时候我岁数小,哪家有泥房的,我扛锨就去了。那时锄个泥,跑个腿,上房也利索,家家传,就是这么一个惯例,到现在团结这方面,他也是比较佩服比较羡慕咱们的。

  主持人:你说道东升村互相帮忙,主要表现在帮助盖土坯房,现在是不是不盖土坯房了。

  赵金生:现在土坯房是没有了。

  李永昌:现在泥房也用不到了,现在是土坯房不盖了。因为都是楼房了。现在表现在地方吗?就是红白喜事。谁家有老人了,也用不能喊这个叫那个。

  赵金生:这里面倒是体现了老一辈创业的时候,就是建立东升村的老一辈的人现在年轻一代有这么一个心理,这一代人挺不容易的,有老人的时候,也是听见信儿以后,都是一个村的,知道也比较及时,都自发去帮忙处理后事,并且没有什么报酬,吃饭还是回家去吃饭,就等于给一个老人最终的心愿,年轻人到现在还是这样。别看没有土坯房,没有泥房,体现的就是从结婚或者老人这方面,另外现在体现到你看种地,现在在种地方面的话还是几家,有农具啊,现在地里面农忙的时候用大牲口种地、几家,谁家有,把几家的地都帮着种上。

  主持人:用一个时髦的词就是资源共享。

  赵金生:到现在是都不错,没有说用你的车你给我多少钱,我用你们家牲口给我多少钱,没有那个。收也好,种也好,原来那种好传统。现在就是也没有什么,按理说市场经济,在咱们村还是一样互相帮忙。

  主持人:我听说有一些什么事,大家还会自发捐款什么的?

  赵金生:咱们村有两起。

  李永昌:生病啦,自然灾害啦…

  赵金生:迟连盛有一个液化气的自然灾害,当时挺惨的。政府也好、村里也好,都有政策性的关怀,但是村里他们对咱们都比较刮目相看,自发去有在医院看病的,有这儿自己捐完钱以后,到医院交钱,有病人护理的。自愿出几个人轮班看护的。一家子都烧伤,需要人护理啊。

 [1] [2] 下一页

 

来源: 天津电视台  2005-11-28 09:40 编辑: 陈瑜
[发表评论]

 
 
本网由北方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