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天津卫视|T1新闻|T2文艺|T3影视|T4都市|T5体育|T6科教|T7少儿|T8公共|T10国际|T11三佳购物|数字频道
 新拍客 | 节目时间表 | 天视剧场 | 广告部 | 卫视广告 | 天视主持人 | 编播动态 | 天视信息 | 天视论坛

热播影视剧
·《一千滴眼泪》
·《迅雷急先锋》
·《爱情句号》
·《夺子战争》
·《夜来香》
·《我是一颗小草》
·《柳叶刀》
·《真情无限之养母.生母》
专题推荐

好剧收录
·《真情错爱》
·《马文的战争》
·《父爱如山》
·《闯荡》
·《我是业主》
·《敢死队》
·《杜拉拉升职记》

讲述天津百姓故事 对话电视剧<一个姑爷半个儿>

[专题]《一个姑爷半个儿》

  一部突出津味的电视剧

  罗澍伟:该剧编导把立意放在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天津城市与社会的巨大变化方面,把一个普通家庭放在了社会大背景下来处理,出手很高。他们为这部剧制定的总体目标是:“讲述天津百姓故事,突出当代天津风土人情;提升天津人形象,反映当代天津巨大变化。”仅凭这一点,就非常能够代表“津味”,尤其是当代的“津味”。

  张春生:也许人们对“津味”电视栏目剧刚刚接触,也许该剧少了“腕儿级”演员加盟,也许剧本创作还参差不齐,总之,该剧在播出中似乎缺乏某种由红到紫的热闹。然而,一部求索而有味道的作品,观众对它的关注是不会由于播出结束而终止的,何况该剧在前期就“海选”演员,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播出后引起的反响值得认真分析。

  在剧本策划阶段,主创人员提出:第一要反映天津新事;第二走“草根”之路;第三为“津味”艺术打个翻身仗;第四以轻喜剧风格描写一家人。我有幸参加了讨论,并提出了拍“天津姑爷”的设想,因为脑海里总浮想着每年正月初二那浩浩荡荡的“姑爷大军”。后来,文学编辑打电话来,说经反复研究剧名定为《一个姑爷半个儿》,而且迅速制定出创作规划。这表明该剧在创作中有两个着力点:首先,倾心尽力打造“津味”电视剧;其次,在艺术上有明确的追求。现在回忆一下已播出的30集,应该说达到了初衷。

  显现出天津人性格特征

  罗澍伟:还是那句老话,一部好的艺术作品最有感染力的地方,是其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社会真实性。该剧生动、真实地演绎了一个居住在小洋楼里的当代普通天津人的家庭生活。彭念祖一家八口似乎是当代天津人的轻松组合:他们不为忧愁烦恼,不受困惑折磨,有自己待人的艺术,也有自己处世的胸怀;他们做人的标准是:多一份宽容,少一点苛求,给予是一种品德,获得是一种缘分,让情感回归美好。剧中的每个人都有追求,但又不迷失自我。他们与自己快乐相处,活得天真,活得纯粹,没有人格的缺失,每个人都在尽情地享受生活。这些无疑代表了当代天津人的生活特征。

  家庭是社会的回音壁。虽说该剧集中表现的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但带给观众的感受却是真实的平凡而不是平庸;生活在这个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显现的是一片真,奉献的是一片爱,展示的是一种美,他们活得真切而动情。剧中的主人公,性格明亮而不刺眼,语言亲切而不腻耳,无疑是当代天津人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当代天津人品格的生动缩影,所以观赏起来会感到特别亲切。

  该剧的独特之处何在

  罗澍伟:该剧着力表现的这一家人,当然也包括他们周围的一切人,既有甜甜美美的生活,又有磕磕碰碰的是非;每个人的周围不都是良辰美景,也不都是诗情画意;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酸甜苦辣,也有走不完的崎岖小路。在他们的身边,美与丑并存,新与旧同在,没有什么人造的完全与纯粹。

  城市社会发展的日益现代,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固然给我们带来了说不完的方便与享受,可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是矛盾,也是现实。编导没有回避这一切,而是抓住这些矛盾和冲突,演绎出许多动人或动情的故事,让观众去产生共鸣。所以,尽管你坐在荧屏前,可总觉得这些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张春生:在当代中国电视剧创作中,以英达《我爱我家》为代表的“情景剧”,以其动人魅力使这一艺术题材不仅打上了“中国特色”的印记,而且成为不少制作单位进行艺术攀登的标尺。于是《东北一家人》、《闲人马大姐》等纷纷问世,以广东方言为特色的《外来媳妇本地郎》,也为情景喜剧的亲情化、百姓化、家庭化做出示范。电视栏目剧对生活的贴近和时尚因素的增加,进一步增添了互动性与体验色彩。

  怎样看待剧中的天津话

  张春生:要知道,天津被电视艺术打上“烙印”,是不少剧里的“庸人”、“俗人”、“孬人”说天津话。因此,津版电视剧早就对天津人物着力进行全新塑造,如《风雨丽人》、《玉碎》等。而《一个姑爷半个儿》写的是平民化的天津人,又以“串糖葫芦”的方式编织,突出了家庭剧的严谨。尽管这严谨消减了轻喜剧的初衷,但全剧的戏剧化和拍摄的认真,最终取得了现在的成绩。

  罗澍伟:尽管当前对方言剧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们应当注意到,在日常生活里,说同一种方言的人往往更容易亲近;往深里讲,语言是植根于民族精神和灵魂的文化符号,而不仅仅是交流层面上的寒暄。所以有人说,方言是离心灵最近的一种语言。这部戏的编导和主创正是选择了这样的高度,把该剧认真打造成一部“天津方言正剧”。

  人们常说,爱国先要爱家乡。方言节目做好了,可以超越性别、年龄的界线,增强观众的地域感和归属感,使大家更加热爱哺育自己成长的乡梓故里,增强社会的美好和谐。

  这部剧有哪些成败得失

  罗澍伟:这部戏最好看和最成功的地方,就是编导力图用电视剧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集中表现普通天津人的日常生活。过去,我们常常把摄像机的焦点聚焦在大人物身上,却把那些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平常人忽视了。其实,生活在我们周围的,绝大部分都是这些可爱、可亲、可敬的平常人。这些人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包含着你、包含着我,也包含着他。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正在享受的现代文明,我们能够见到的传统文明,差不多都是这些平常人所创造的。

  张春生:如果从更高的要求去看这部剧,在艺术探索上它还有些“囿”,不够棱角,不够大胆,不够浪漫。剧本由多人创作,“个剧”和“系列”之间,某些深入的关联还应好好把握。每集应为人物添砖加瓦,而非在一集中自圆其说。喜剧很难写,应该是剧情简单,细节丰满;要从幽默点上多入手,像相声一样地锤炼语言,像小品一样推动情绪。电视栏目剧要向其他艺术汲取营养,而不是以自己的削足适履去搞笑从俗;“海选”演员是必要的,但没有明星也不符合大众艺术创作规范。这些在《一个姑爷半个儿》中明显不足,今后应在“眼前一亮,心中一动”上多下工夫。

  对第二部和今后的期待

  罗澍伟:当前推出的只是30集,不过是计划拍摄的十几分之一,还有相当大的创作空间。要争取观众,一定要有高水平的脚本,一定要有活灵活现的语言。我衷心希望,今后一集比一集更加精彩,更加扣人心弦,把现实中采集的生活原型化作五彩乐章,为都市里的人送上一杯让灵魂升华的美酒。

  张春生:我认为续拍是必须的,但首先要花大力气抓剧本,特别是剧本的延伸加工。应增加厚重,增加幽默,增加韵味,尤其是方言的精彩要明显改观。其次,需要邀请一些明星加盟。新一轮的“海选”要着重其潜质和表现的闪光,走出原来的中规中矩。再次,电视栏目剧应有的短小、精致、笑语、爆料和动情等特点要坚持。同时,要融进家庭化、亲情化,准确摸到艺术的“穴位”。例如人物要“聪”、“傻”结合;“大主意”和“小动作”交汇;“亲情”和“灵性”互补;“前面的故事”与“后面的情节”起承转合;甚至“合理”要与“逆向”缠绕在一起等等。关键是从生活出发,超出生活的一般。我们衷心期待着,天津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能将《一个姑爷半个儿》打造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津味”平民大餐。

来源: 北方网  2007-01-08 13:07 编辑: 陈瑜
[发表评论]

本网由北方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