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天津卫视|T1新闻|T2文艺|T3影视|T4都市|T5体育|T6科教|T7少儿|T8公共|T10国际|T11三佳购物|数字频道
 新拍客 | 节目时间表 | 天视剧场 | 广告部 | 卫视广告 | 天视主持人 | 编播动态 | 天视信息 | 天视论坛
今日生活坊 | 今日开庭 | 今日经济报道 | 聚焦房地产 | 今日观察 | 时代智商 | 通信时空 | 汽车时空 | 时 尚 | 四季风
  天津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T1)作为一档沟通民生民情的专业频道,是宏观经济与百姓生活的沟通、是恢弘磅礴“大”经济与津津有味生活的和谐营造。2007年,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观众的收视需求,持续提升频道的品牌价值,天视一套即经济生活频道将全面改版。广大观众熟悉的三档日播栏目《今日经济报道》、《今日开庭》、《今日生活坊》将继续充实节目内容,创新表现形式,同时还将依托“今日”系列品牌的人气优势,全新推出一档蕴含创新意识、顺应百姓需求的周播深度报道栏目《今日观察》。改版后的经济生活频道在节目编排上更加注重频道的基本定位和整体布局,重新调整了原有部分栏目的播出时间,广大观众一定会更有兴趣、更有机会收看到经济生活频道为您奉献的精彩节目。2007年,经济生活频道将用财经资讯、生活服务、深度报道三大内容板块为您打造一套唾手可得的生活指南。 ……详细介绍
  在天津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T1)重拳打造的三档自制日播节目中,您最喜欢哪一档栏目?
今日生活坊
今日开庭
今日经济报道

 Email:t1@enorth.com.cn
 电话:022-23601099
 
 


《今日经济报道》重走青藏“天路”纪行

《今日经济报道》打开世界杯的经济话题  2006-06-27
《今日经济报道》推出“说说新职业”系列报道  2006-05-18
《今日经济报道》推出“创业商机”系列报道  2006-05-12
青藏铁路

  天视网消息(《今日经济报道》记者王征):从6月25日到7月20日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今日经济报道》连续播出了大型系列节目《重返青藏》系列报道。赶赴青藏高原的四位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部组成强大的报道阵容,以详尽、生动、深入、全面的报道反映出青藏铁路的先进,建设者的艰苦,天津人在这条天路建设中的种种艰辛历程;并揭示出这条非同寻常的条路对藏区经济生活的深远影响。

  7月1日,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穿越茫茫戈壁,跨越广袤草原,翻越皑皑雪山,终于将驶向了它的终点日光城拉萨。这一重大的新闻事件吸引着全国媒体蜂拥而至。对我们天津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而言,这条铁路更是有着不解之缘。

  早在2002年,也就是在青藏铁路开工建设的第二年,栏目组就曾派出两名记者奔赴青藏建设第一线采访,并成为当年首家登上青藏铁路海拔最高点进行报道的电视媒体。但是,由于受当时铁路建设情况和技术条件所限,青藏铁路建设沿线通信并不畅通,不具备及时回传画面的条件,因此当时报道虽然内容新鲜,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显得有些单一,电话连线成为了报道的主要形式。

  四年后,面对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我们却有着其他媒体难以比拟的优势:我们有着四年前积累的报道经验,我们有着大量丰富的画面素材,我们也拥有着很多的采访线索,当然我们更有着与青藏线难以割舍的情缘。因此天视经济有必要对这条即将贯通的“天路”进行全面报道。

  决定虽然好下,但是对于这件全国媒体都在关注的大事件,如何才能体现自己的特色,独辟蹊径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呢。这关键在于策划,如果拚大而全,央视媒体无疑优势明显。因此经济频道还要体现经济特点,从细节入手,以小见大。比如青藏铁路通车后会给藏民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对当地经济作用如何,环保问题又能否妥善解决,铁路带来的信息流能再多大程度上推进了藏区的开放……如此多的疑问正是从经济视角看铁路贯通的好题材。

《今日经济报道》记者在格尔木火车站前采访

  为了让大家提早适应高原,6月25号我们4人前方报道组就提前出发,乘飞机抵达西宁,然后由西宁倒乘火车驶往格尔木,也就是青藏铁路通车典礼的第一活动现场。应该说出发前我们前方报道组对各种困难已经作了较为充足的准备,但出人意料的是,即使我们提前4天到了格尔木,依然无法进入通车典礼的现场,因为国家领导人的出席,整个格尔木安全保卫工作相当严密,即将举行典礼的火车站根本不让外人进入。如何报道典礼现场,成为了前方报道组遇到的首要难题。经过大家及时磋商和联系,最后我们决定在通车典礼前3天,乘坐与我们较为熟悉的青藏铁路施工单位的车辆,进入到典礼现场,进行拍摄报道。到了7月1号当天,警戒就更加严格了,所有入场的人都不仅要有统一的证件,而且任何物品不准带入活动现场。作为媒体,我们既要遵守相关要求,又要圆满完成报道任务。如何解决通车典礼当天的整版报道,前后方报道组进行了周密的研究,最终大家制定了多套方案。一方面后方报道组派记者到青藏铁路驻津建设单位,采访建设者家属;另外还有一路“人马”赶到中铁十六局二分公司拍摄参建者集体观看通车典礼的直播;而前方报道组则派出两名记者加入到建设者方阵,进入活动现场,虽然无法携带设备,但可以感受现场气氛,及时完成稿件采写。还有两名成员早上在活动现场外进行采访拍摄。既有参建员工及家属的欢呼与感慨,也有来自会场内外的详细描述和当地群众的欢腾雀跃。

  对于生活在平原的人来讲,登上高原最担心的恐怕就是身体问题了,为此我们在出发前也准备了不少药品以防万一。但初登海拔2800米的格尔木大家似乎并没有不良反应,而当踏上青藏公路驶往拉萨时,我们反而是更加兴奋,在沿途中完成了大量的采访,即使在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依旧是反应如常。不过由于青藏公路全长超过1000公里,因此中途我们不得不驻扎在那曲,抵达那曲时已是当晚12点,大家早早吃过饭就休息了。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几乎所有的人都感觉到头痛欲裂,当地人告诉我们,虽然那曲海拔只有4600米,但对于初上高原的人来讲,途经还好,但如果驻扎的话,体内耗氧较多,一般人很难适应的。虽然大家都普遍感到头痛,但依旧坚持完成拍摄,在那曲火车站甚至为拍摄停靠站的新型列车不断跑来跑去。当大家午夜时分赶到拉萨的时候,疲惫已使得每一个人忘却了一切,顾不得吃饭就带着头痛昏昏而睡了。

  虽然一路上比较辛苦,但能够圆满地完成报道任务,所有人都是万分欣喜。短短17天,摄制组总共发回18条现场报道。大型系列报道《重返青藏》播出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许多观众纷纷打来电话表达出对这条“天路”的关心。有的观众认为青藏铁路的贯通是祖国日益繁荣强大的最好体现;有的观众则表达出对天津建设者参与建设这条天路的无比自豪,并对建设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还有的观众看过报道后激发出对雪域高原的浓厚兴趣,希望亲眼目睹日光城拉萨的雄姿;另外很多观众也对作为地方媒体的天视经济能够如此全面深入的报道全国重大事件表示赞赏,希望今后能够看到更多类似的报道。

  《重返青藏》系列报道

·信息带来开放思想 铁路引发西藏巨变  2006年07月22日
·铁路加快物流运输 环保必须协调发展  2006年07月22日
·激增客流直奔拉萨 沿途城市冷热难均  2006年07月19日
·体验新式列车  2006年07月17日
·青藏线拒做商业广告惹得各方争议  2006年07月17日
·全长1142公里80%通手机  2006年07月14日
·生活在拉萨的“藏漂”  2006年07月13日
·神秘而繁华的拉萨八角街  2006年07月13日
·令人神往的纳木措湖  2006年07月11日
·铁路降低运输成本 藏药藏饰销往全国  2006年07月10日
·无限风光天路行  2006年07月07日
·我们翻越青藏铁路最高点  2006年07月05日
·开拔 目标唐古拉山口  2006年07月05日
·激动与期待 感受通车庆典  2006年07月04日
·发现格尔木的宝藏  2006年07月03日
·与西格线列车长聊青藏铁路  2006年06月28日
·盛典前夕的格尔木火车站  2006年06月30日
·“天路”起点格尔木近在眼前  2006年06月27日
 
来源:天津电视台 2006-07-21 15:11 编辑:蔡玉昕
 
 
 
本网由北方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