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乡村爱情故事》剧照 |
|
“刘大脑袋”和“三个男人一台戏”
《乡村爱情》中的人物几乎都是夸张变形的,个个有特征,个个有色彩,这是喜剧艺术的特殊功能所决定的,因此才幽默好笑,令人印象深刻。刘能的磕巴、赵四的歪嘴、木生的大舌头和刘大脑袋的跛脚……都成为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的重要外在特征。
问到这种夸张变形是否有“丑化农民”之嫌时,刘流说:“你要是生活在农村,身边会见到很多这样的人,包括傻子、精神病、小儿麻痹症患者……文化的落后决定了一个地区的贫穷,我们其实已把一些城市化的东西加进来了,还不敢太如实地表现,不敢太贴,已经很会把握分寸了。我们参加了多少届春晚?本山知道观众需要什么,我们应该给他们什么!他能走到今天,成功决不是偶然的。”
谈到“刘大脑袋”,记者问他的造型是谁设计的,刘流回答,跛脚是编剧张继的剧本规定的,头型的变化和眼睛一大一小是本山设计的,而刘大脑袋那句口头禅“必须的”,则是刘流自己设计的。不久前,北京和海南的一些朋友告诉他,“必须的”已成了他们那里的流行语。他那只半睁半闭的右眼是用胶水粘的吗?刘流笑答,不,是我表演时临时控制的。能控制得这么自然,足见他的表演功力不浅。
刘流最得意的表现是在《乡村爱情2》中与本山、范伟的“三个男人一台戏”,既精彩又有趣,以至于有些观众把《乡村爱情》看了十几遍,仍喜欢在影碟中搜索他们三人的戏,当成小品来看,当成经典桥段来看。
“拍《乡村爱情2》时特有意思,我们三个人见面就掐,木生欺负我,我是蔫抗,绝不敢明面儿顶撞;王大拿一训斥儿子,我又马上装出一副可怜相,场面既尴尬又好玩。我和范伟哥都是相声演员出身,临场反应快,擅长抖包袱,本山使出来的活儿,我们要能接得住。我们的合作太默契了,常年工作在一块儿,生活在一块儿,演戏在一块儿,真的特别过瘾,也受益匪浅!”
在《乡村爱情故事》中,没有了范伟,“三人小品”变成了“对口相声”,虽不如原来热闹,却也足够精彩。有一场戏,当王大拿要把刘大脑袋的电脑转为他用时,下面这段对话颇为风趣——
大脑袋:我平时还得用它偷个菜啥的。
王大拿:干啥?
大脑袋:偷菜。
王大拿:你咋养成这习惯了,有的是地,你个人种嘛,偷啥菜呢!
大脑袋:你听错了,我说的是网上偷菜。
王大拿:呵,晚上偷菜?
一个显摆时尚,一个聋子打岔,“笑果”由此而生。
刘流认为,《乡村爱情》系列之所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与东北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的滋养有关。“东北人的语言环境、语言结构导致它必定是喜剧,就像天津人说话挺哏,非常具有幽默感,所以天津才成为曲艺之乡、相声之乡。二人转来自农村,二人转演员也多来自农村,有深厚的生活根底,表演必然是真实、质朴、生活化和富有魅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