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财经观察》我们继续来关注系列报道《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调查》。在前几期节目中,我们发现,无论是生产型企业还是高新技术型企业,无论在企业的创立初期还是在成长过程中,资金链紧张问题始终如影随形。那么中小企业的融资究竟卡在什么地方呢?
这是北辰区的一家电动车电池生产企业,企业刚刚开发了一种新型电池。但由于资金不足,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
(采访)天津市航力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振双:我们的厂房设计是生产产能每天在一万只左右,但是我们现在每天大概生产几百只。主要还是资金这一块。现在缺资金也不是说特别多,也就在几百万就可以把我们的生产陆续做起来了。
刘振双也曾想向银行贷款,但是他几乎跑遍了周边所有银行,都空手而归。而有着像他这样经历的企业绝非少数。
(采访)天津市大铭车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骞:银行都大同小异,银行它有自己的规矩,都大同小异,该找的都找了。
据银监会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各大商业银行贷款额2.2万亿元,其中只有约3000亿元贷款落实到中小企业,比去年同期减少300亿元。银行的吝啬自然有今年整体信贷政策的原因,但现实的情况是,即便是国家货币政策比较松的时候,中小企业贷款也很难。
对于矛头所指,银行似乎也有自己的苦衷,的确,与贷款给大集团相比,给中小企业放贷的风险大、成本高。目前国内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到五年,而且贷款数额较小。一笔50万元的贷款业务,银行的人工成本将达到10%,而在5000万的业务中,可能只有1%。
(采访)浦发银行天津分行中小企业业务部总经理李喆:我们对中小企业的考核是多方面的,包括资产质量上的考核,包括经营上下游整体情况的考核,包括它自身经营产品的考核,包括这个行业整体的警惕性。
银行未必不想贷,但毕竟不是风险投资,为控制风险必然会严格把关。其实国家自7月份以来出台了不少融资新政,努力让这种“一文钱逼死一条好汉”的现象不再重演。而且,竞争的加剧,也让很多银行推出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产品,希望通过放宽条件等方法让更多的企业贷到款。
作为首家总部设在天津的全国性商业银行,渤海银行自开业以来就设置了中小企业部,从产品的研发、营销到管理都有区别于大企业业务的独立流程。目前他们已经推出多项简化手续的产品和服务。
(采访)渤海银行零售银行中小企业部总经理陈志雄:我们有个产品叫商业分期贷款,就是企业无需要或者老板提供抵押物,无需要担保公司的担保,最高额度100万。这个产品是专给小型企业贷款的。
尽管银行放宽了信贷政策,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获得这些贷款,首当其冲的原因就是征信。
(采访)渤海银行零售银行中小企业部总经理陈志雄:从企业老板角度、从法人角度、从担保角度,从企业角度,如果在征信系统里面之前有一些历史不良记录的话,就造成企业此次贷款时申请遇到一些困难。
为什么中小企业容易出现信用问题呢?业内人士分析,因为运作时间短、经营管理不成熟,中小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存在账目不清晰、报表不健全等问题,另外,中小企业也缺乏建设完善自身信用体系的意识。刚刚在天津开设分行的恒生银行,在香港本地一直钟情于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被评为“中小企业最佳拍档”。不过自1985年在内地开展业务以来,恒生银行却一反常态,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小企业业务上。
(采访)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符致京:我们在香港能够拿到最佳中小企业的拍档,是因为我们对很多中小企业都有几十年的了解跟认识,但是我们来到中国(内地)对中小企业方面的认识不够,这需要时间。
符致京先生表示,随着今后对企业、对市场的了解,恒生银行将逐渐拓展内地中小企业业务,但要加快这一步伐,主要还靠企业自身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充分利用这一无形资产,实现企业与银行的信息对称。为改变中小企业信用“先天不足”的状况,一些银行也采取了后天弥补措施。比如浦发银行天津分行在今年上半年就推出了“中小企业信用增级计划”。
(采访)浦发银行天津分行中小企业业务部总经理李喆:按照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去评级的话,它可能能评到60或者70分的等级。而通过我们一段时期对企业全方面的了解,增加对企业的认知度,增加它的信用等级,使得本来没有达到授信门槛的通过我们的信用增级计划,它也能够进入我们的融资门槛之内。
当然企业的融资也不能单单盯着银行,现在有关方面也在鼓励风险投资、合法的民间借贷以及担保公司等多种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融资。但是获得这些渠道融资的前提说到底还是要企业拥有良好的信用。其实这种信用体系的建设,也是中小企业从不成熟到成熟,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经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