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视|电视新闻|影视频道|都市频道|体育频道|教育频道|三佳购物
新闻中心|滨海广播|交通广播|经济广播|生活广播|文艺广播|音乐广播|动听885|相声广播|小说广播
广播节目时间表 | 电视节目时间表 | 天视剧场 | 广播广告 | 电视广告 | 编播动态 

财经观察:“孩儿奴”们的喜与忧

http://www.tjtv.com.cn  2010-05-24 17:56
 

 

  最近,有个新名词,成为70后、80后一代新的专利,叫做“孩儿奴”,就是说啊,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挣钱,失去了自我价值。可是,这养育子女,最最正统的家庭观念,怎么成了生活的枷锁,现在,养个孩子究竟要付出多少金钱和精力呢?下面,我们就走进一群年轻爸爸妈妈的生活。

  当婴儿啼哭着来到这个世界时,也许他们还没有感觉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其实,他们早就成了家庭的中心,甚至是家庭支出的重心。在一家母婴保健的咨询机构,记者见到了一对80后的小夫妻,准妈妈怀孕8个月了,他们告诉记者,自己属于中等收入,自从怀上宝宝,家里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采访)准妈妈刘霞:怀孕前,自己消费,出去玩玩,想买什么也不犹豫。现在,没别的消费了,衣服就买孕妇装,化妆品也就是郁美净。吃饭两边老人家里吃。

  (采访)准爸爸刘冠宇准妈妈刘霞:这是一部分,还有好多东西,洗浴的,还有衣服,竹纤维的,还有精油,防蚊虫的,日本原装的。

  80后潇洒的小夫妻,有了宝宝,过日子倒是省了,可钱也没存住。一有时间,俩人就上网、翻杂志,恶补育儿知识,接着就直奔母婴店,进行大采购。

  (采访)准爸爸刘冠宇:暂时用不上的,也了解一下,不是说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嘛。

  宝宝还没出生,但四五千块钱已经花出去了。而且准爸爸妈妈说了,身边的亲戚朋友生孩子时,用的都是一线品牌,再加上商店促销的小册子一个劲地往家寄,各种想不到也不一定用得上的东西,就有了绝对的吸引力,父母满心的期待自然化为消费,而且一切都要提早下手。

  (采访)准爸爸刘冠宇:听说得提早准备,怕来不及,现在有时间比比选选的。月收入一大部分就来这了,还得存一部分,我们问了生孩子医院押金就1万,得准备出来。每次来,购物筐满了,钱包瘪了。

  如果说,买房买车,变身房奴、车奴是一种生活的压力,那么为生宝宝而投资,却是一种甜蜜的负担,而且这些准爸爸妈妈们,其实更多还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

  (采访)产房里的准妈妈:应该是很快乐的事情,作为家长肯定是能给他多少,就尽力给他多少。

  (采访)准爸爸刘冠宇准妈妈刘霞:感觉得存钱,有能力还要挣钱,都是为了孩子,我觉得孩奴这词说的有点大,还是很幸福的,第一次感觉她在妈妈肚子里动,摸摸肚子,特别的兴奋。

  其实,像我们刚才看到的一样,在咱们身边,孩子没出生,大人先忙的不可开交的,几乎已经成为惯例。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出生前的准备都只能算是开了个头,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意味着新一轮更大的投入开始了。

  电视剧片段:你可真厉害啊,一包纸尿片100多,一罐奶粉100多,一进一出整个一个双向收费,比中国移动还厉害啊。

  (采访)孩子妈妈:奶粉就是200多一桶,一月四桶,不到一千,纸尿裤,辅食,纸尿裤,加一块起码两千多。

  (采访)婴幼儿用品店销售人员:现在投入还是比较大的,统计一月最基本一两千,也都肯为孩子花钱,有的从里到外都是最好的,一次下来三四千。

  (采访)孩子妈妈:我们现在基本上就是三口来这种娱乐场所,以前逛街买衣服,现在都没有了。

  (采访)孩子爷爷:幼儿园一千块左右,半个班200多,就是这意思吧。

  看来,电视剧并没有夸张现实的情景,养孩子是不少家庭最大的开销。账单,从奶粉到学费,好像永远也拉不完。月嫂、育婴、游泳、蒙氏教育,这么多新名词就意味着新的花销。认识东东的母亲,就是在一家婴幼儿保健中心,凑巧的是,和前面的准妈妈一样,这位母亲也叫刘霞,她说,每月仅仅是花在让儿子锻炼保健上的费用,就要五百元。

  (采访)冬冬母亲刘霞:也是花钱找伴,锻炼他社交能力。

  (采访)冬冬父亲王依:都住单元,有限的时间有限空间,这样出来玩玩很有益处的。

  东东的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两个人的月收入加在一起不到6千块,现在他们每月花销在孩子身上的钱在1500到2000元之间。平时,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轮流帮助照看,省去了每月两三千雇用月嫂和保姆的钱。

  (采访)爷爷奶奶:一说来,什么都得准备齐了,咱喝水,喝白水,孩子得喝矿泉水,咱吃普通鸡蛋,孩子就得吃土鸡蛋,一月上千块不止,年轻人生了孩子,和是老人的一样,6口人照看一个孩子。

  现在冬冬不到一岁半,所以花销还不是很大,加上两边老人帮着,抚养并不吃力。刘霞也说,养孩子,并不能完全看做是一种负担,尽力而为吧。其实,有经验的妈妈,还是有很多省钱的招数的。

  (采访)冬冬母亲刘霞:老话讲,拾别人家孩子的衣服长得壮。

  (采访)宝贝妈妈产后恢复中心育婴专家何雪芸:现在也有这样的机构,像妈妈网定期的活动,跳蚤市场一样,在网上交换育儿的用品。不必要盲目地消费。

  在很多父母看来,长远的讲,教育投资才是最后的重头戏,看看别人家的经验,幼儿园就得每月一两千,上个好点的小学中学也都是一笔花销,甚至有家长购买学区房这样的例子也并不少数。这样看来,做父母的,心里的算盘可要拨弄一阵了。

  (采访)冬冬母亲刘霞:我们算了一下,每年差不多得5万,到20岁就是100万。我估计摆在桌子上,那得摆满了,也不敢想,过一年是一年,我们有这个心。

  对70后、80后的小夫妻来说,新婚是浪漫的,而孕育宝宝的十个月里,这份浪漫是有增无减,只有当孩子降生了,浪漫才走向了现实。不讲攀比,量力而行,是不少年轻父母的最终选择。虽然不知“孩奴”这个词从何而来,但是真正为人父母的,似乎没有旁观者这样的忧虑和担心,相反,更多的是一种满足,以及对生活的期待。

  (采访)妈妈:不说穷养还是富养,我们并不强求。

  (采访)妈妈:刚生下来宝宝,我感觉很幸福,为了他我们一切都能付出,而且他也会为我们带来意外的收获。

  (采访)妈妈:下班回来,再累,看看孩子,他过来亲你一下,叫声妈妈,你心里那种感觉,哇,我有一个孩子,我有一个宝贝。

  世界上最真挚的感情,莫过母父的爱。70后80后,年轻人的生活在改变,但是这份亲情没有变质。而养育子女也不仅仅是金钱上投入的这么简单,还有更多的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精力投入,对此,年轻父母又有着什么样的喜与忧呢?明天的观察,我们和您接着来聊。

稿源 天津电视台--财经视界 编辑 蔡玉昕 [进入天视论坛]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嵌入-变动
关闭窗口
您当前的位置:天津电视台 > 滨海频道 > 财经视界
 
在线视频
·技改投入推动产业焕新
·滨海新区二季度重点项目26日开工
·市数据局公布26个行业应用典型案例
·国能天津港务智能抑尘系统26日投用
·学有所用 扎根滨城
·滨城“村晚”讲述渔家故事
·京津冀举行“五一”文旅系列推广活动
·金融机构优化服务 外籍游客方便支付
·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完成提升改造
·京津产业新城“组团”服务落户企业
《天津新闻》 《都市报道60分》 《网罗天下》
精彩看点
·《好戏开场》戏韵悠长 今晚开唱
·《爱情保卫战》家长不要溺爱孩子
·《幸福来敲门》来自“星星”的你
·马三立和骆玉笙诞辰110周年
·《相声大会》准备好一起跳舞了吗
·《模唱大师秀》收官之战即将精彩上演
·《艺品藏拍》这藏品到底值不值钱?
·《爱情保卫战》姐弟恋的核心矛盾
·《模唱大师秀》京剧专场
·《艺品藏拍》老朋友又有新宝贝
·《鱼龙百戏》全国竹韵斋2024电视展演
·《相声大会》“谷雨知多少”
好剧收录
·《孤岛飞鹰》
·《再造之恩》
·《养母的花样年华》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烽火太行》
·《归去来》
·《历史的使命》
·《枪侠》
·《绿水青山带笑颜》
·《战寇》
·《咱家那些事》
·《黄金大劫案》
·《伙头军客栈》
·《铁核桃之无间风云》
·《计中计》
·《警犬来啦》
·《我们好好在一起》
·《三十而已》
 
 
本网由北方网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