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视|电视新闻|影视频道|都市频道|体育频道|教育频道|三佳购物
新闻中心|滨海广播|交通广播|经济广播|生活广播|文艺广播|音乐广播|动听885|相声广播|小说广播
广播节目时间表 | 电视节目时间表 | 天视剧场 | 广播广告 | 电视广告 | 编播动态 

财经观察:玉雕艺人的喜与忧

http://www.tjtv.com.cn  2010-02-24 13:15
 

 

  今天要说的这老手艺,可以说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而且件件价值连城,说到这,没准您已经猜出来了,那就是玉雕。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而经过玉雕艺术家的加工,那更是无价珍宝,其实在咱们天津就有这么一群同玉石结缘的艺术大师。

  新年开张大家都放一挂鞭炮,盼个好彩头。看这“姜大师工作室”的门面不大,但这“大师”两字并非虚名,主人姜栓兰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玉器行业里也算是凤毛麟角,他也是天津玉器行业唯独的一位国家级大师。

  (同期)天津市宝玉石协会玉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雪:大伙好啊,给姜大师拜年。正好赶得好,这是刘厂长,特种工艺品厂,马师傅……

  采访这一天,正赶上姜大师在年初八,和老友们的聚会,一屋子人都是原先天津特种工艺品厂的老师傅们。可以说他们代表了天津玉刻工艺的最高实力,而领军人物就是姜栓兰,年轻时,他的绰号已经在行业内叫响。

  (采访)天津工艺美术大师李美琨:姜大怪,制作他有自己的风格,人家都做规整的作品,他做嘛,做个鸟笼子,有拿玉做鸟笼子的嘛,他喜欢镂空,一般人都不敢做,风格活。

  姜栓兰在业内为人称道,就在一个怪字,但是这种怪,单从技艺上,也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像这件去年完成的作品,“足球”,就让人眼前一亮。

  (采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玉石雕刻专家姜栓兰:如果是有绿色就价值连城了,皮好肉不好,怎么办,就雕了这个足球。咱国家足球队不是弱吗,我鼓励鼓励他们,去年世界杯预选被淘汰,我就没给他们。外面是梅花,里面套着人物,镂空雕,难度高,风险大。怎么也得值四五十万。

  这个“足球”,整个作品是一块整玉雕成,最薄的球网部分镂空雕仅有2毫米左右,一个失手,那就是前功尽弃,砸在手中的,可就不光几万块钱的玉料了。可见,玉雕绝对是一件精细活,从整料到剖光完成,即使在大师手中,也要至少几个月才能完成。

  (采访)天津工艺美术大师李美琨:这样的先切大型出来,用这个工具,然后有磨头,有的用这样的钉子,头发丝就得一点点地,最细用到针。每个位置得准确,像这个旋棱,就得这样一点点地转着走。

  其实业内人知道,雕刻手法上的纯熟只是玉雕的一个基本功,而过人的设计思路也大多来自不断积累的艺术灵感,真正难求的其实还是上好的原料,很多时候,玉石原料的采集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采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玉石雕刻专家姜栓兰:一刀金,一刀银,一刀就死人。靠的就是眼力,一刀切开,什么也不是,那就分文不值了。严格地来说,七分料,三分的设计。买了好料,没有好设计好手艺,白费,没有好料,也白费,一件作品,缺一不可。

  上好的原料,加上过人的创意设计,当然还要有巧夺天工的手艺,这样才能有传世之作的诞生。玉雕作为传承上千年的文化,伴随工艺的发展,加工工具的革新,到今天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鼎盛时期,可是那些艺术大师们,却越来越多了些担忧。

  同期:纯花带彩,有绿有紫还有黑,多好啊,做个镇尺,整好。

  在玉雕的圈子里,一旦有谁遇上一块上好的原料,往往能成为整个圈子里共享的乐事。从2000年开始,由于优良玉材产量有限,玉石价格一路飚升,每公斤白玉的原石,最高时被炒到50万元。很多商人就将玉石原料看做了投资的新方向。面对这样“疯狂的石头”,最无奈的,正是一些以此为毕生艺术追求的雕刻家们。

  (采访)天津工艺美术大师李美琨:每年20%到60%递增价格,好料被垄断了,都在温州大老板手里了,没有好料,很难出作品。

  原料价格的疯狂上涨,让玉雕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同时也压缩了玉雕艺人的收益。现在姜栓兰大师,将自己的作品摆放在市内的几处玉器行进行销售,靠着名气,他每件作品的收入都能比料钱上翻一番,一年下来能有上百万的收入。但是其他雕刻家,往往只能靠给别人代工,赚取手艺钱,虽然每月收入也能到万元左右,但终究难有属于自己的作品。

  (采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玉石雕刻专家姜栓兰:好白玉在炒家手里,北京天津广州西安,所有的大师没有自己的作品,没钱买石头,干了一辈子,给别人干,白玩了。给人家加工只能赚一点加工费。

  石料难求,制作成本高,这些对于雕刻大师来讲都是难题,再加上收入不稳定,工作又苦又累,年轻人尤其是有文化的大学生都不愿入行,青黄不接已经成为困扰行业发展的又一个难题。

  (采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玉石雕刻专家姜栓兰:自己干你没有资金,学三年,坐不住,想一下一个月赚万八千,不可能。学三年,练三年,社会认可三年,没有十年,做不成。

  目前天津的玉雕家大多都是六七十岁的老艺人,年轻一辈也得有四十多岁,少部分已经成为了行业里的佼佼者,他们最需要的,是不断扩大自己的名气。

  (采访)玉石雕刻高级技师王福林:现在有些青黄不接,需要自身的提高,再有职称也好,美术大师也好的这些对于技术的肯定,卖一件作品,有了大师的称号,卖几万的就能卖二三十万。

  名气是个招牌,特别对于玉雕这行来说,扩大知名度,对提升作品的价格,打开市场销路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为了赢得更多的名气,很多像王福林这样的青年雕刻家,都更愿意到玉器交易更为活跃的南方城市发展。

  (采访)玉石雕刻高级技师:那边靠近港澳台,信息多一点,环境好一点,在私人的公司打工,活儿都是我们干,将来也想回来自己干,多接触一些,丰富一下。

  目前在咱们天津,从事玉雕的专业人士不足百人,大多是原天津特种工艺品厂的职工,虽然,老厂房都已经不存在了,但每次经过原厂址,姜栓兰和几位同事,都会在那站一会儿,回忆一下当初场子辉煌时期,700多名工人在一起的情景。不过,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从这个厂走出来的职工,其中的不少人都有了不错的发展。

  (同期)天津市宝玉石协会玉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雪:当初最后进场的一批人,有几个去了上海,现在也很不错了,在那里被称作“小天津”,去年评上了青年雕刻家。

  如果将玉器藏品作为一个产业来看,面对原材料的价格波动,藏品市场行情的变化等等,艺术家往往没有能力左右,市场的方向更多的是被占有资金的买家炒家所掌握。所以对于玉雕工作者来说,还需要人们更多的重视和保护,而市场的健康完善,也才是培养玉雕人才的根本保障。

稿源 天津电视台--财经视界 编辑 蔡玉昕 [进入天视论坛]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嵌入-变动
关闭窗口
您当前的位置:天津电视台 > 滨海频道 > 财经视界
 
在线视频
·奋力拼搏 再创佳绩
·薛教授的成果结“硕果”
·德资企业基伊埃新产线投产
·海工基地1200吨龙门吊启用
·中国博物馆协会志愿者交流会在津举行
·国展片区配套道路改造完成
·改造闲置虾池 蟹苗安全越冬
·海河畔新公厕投用
·天津夜景灯光再次调整启闭时间
·卫生健康行业举行消防演习
《天津新闻》 《都市报道60分》 《网罗天下》
精彩看点
·《我和她的传奇情仇》天津卫视开播
·《爱情保卫战》今天的眼泪是做告别
·《群英会》部队锻炼出来的就像一块砖
·《非你莫属》:从飞行员梦到销售总监
·《非你莫属》发明型求职者寻求新挑战
·《重逢》重生的我
·《幸福来敲门》陈书桐 王志钢
·《非你莫属》特别企划“创业面对面”
·《群英会》王建新——老戏骨的新印象
·《非你莫属》“了不起的手艺人”
·《幸福来敲门》李星星、张梦瑶
·《重逢》代妻寻父42年盼烈士落叶归根
好剧收录
·《孤岛飞鹰》
·《再造之恩》
·《养母的花样年华》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烽火太行》
·《归去来》
·《历史的使命》
·《枪侠》
·《绿水青山带笑颜》
·《战寇》
·《咱家那些事》
·《黄金大劫案》
·《伙头军客栈》
·《铁核桃之无间风云》
·《计中计》
·《警犬来啦》
·《我们好好在一起》
·《三十而已》
 
 
本网由北方网提供技术支持